同志们:
昨天省委省政府召开了高规格的全省科技创新大会,郭庚茂书记、谢伏瞻省长作了重要讲话,徐济超副省长听取了小组讨论汇报并作了大会总结讲话,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郭庚茂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提出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重大任务和战略举措,对我省科技创新工作进行了系统安排部署,为我们做好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要深刻领会省委省政府领导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经省政府同意,我们召开全省科技局长暨科技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会议,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和全国科技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九届省纪委六次全会以及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的重要工作部署,总结2015年及“十二五”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要求,部署“十三五”及2016年重点任务,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推动“十三五”科技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刚才我们传达学习了科技工作座谈会和全国科技工作会议精神,各位厅领导介绍了分管领域的重点工作,陈静组长作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报告,我完全同意,各地科技局、厅机关各处室、厅属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按照会议安排,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2015年工作回顾和 “十二五”工作成效
2015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聚焦实施三大国家战略规划,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现代创新体系,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为全省经济稳增长、保态势提供了强有力支撑。2015年,全省科技工作亮点频现,成效显著。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进展顺利,有望近期获批建设。平顶山、焦作高新区正式获批为国家高新区,我省国家高新区的总数达到了7家,数量位居中西部首位。中原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获得科技部批复,成为全国第一批(共8家)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新增4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是我省2010年以来获批数量最多的一年。新培育国家级众创空间6家、农业科技园区13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4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家。3人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其中2名为中原学者。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达15.5%,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6.9个百分点。全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突破7万件和4万件大关,尤其是发明专利授权量大幅增长,较上年增长54.1%。28个成果获得国家奖励,数量创历史新高,尤其是首次获得了企业技术创新工程奖和科技创新团队奖,填补了我省在这两项国家奖励上的空白,实现了我省国家科技奖奖项全覆盖。对此,谢伏瞻省长批示:“成绩可喜,来之不易,望再接再厉,推进我省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取得更大成绩”。一年来,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一)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完善和提升了科技工作思路。提请省委省政府印发实施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创新驱动发展若干实施意见》,出台了一系列在全国具有突破性意义的政策,形成了系统、全面的改革部署和工作格局。提请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省级财政科技计划和资金管理改革的意见》、《河南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工程实施方案》等一批政策文件,对《实施意见》进行配套衔接,进一步完善了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体系。编制起草了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十三五”科技发展与改革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和重要政策。
(二)全力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载体建设取得了新突破。在国务院常务会研究确定的“2+4”建设方案不包括河南的不利情况下,我们抢抓机遇,主动作为,积极争取,提请省政府成立了由谢伏瞻省长任组长的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全省高新区观摩座谈会,加快推进示范区建设。在示范区创建工作的推动下,全省高新区发展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升。根据科技部发布的最新国家高新区评价(试行)结果,我省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全部提升,其中郑州、洛阳在全国100多个高新区中居第16、20位。加强中原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研究起草了示范区建设方案,明确将郑州、开封(含兰考)等10个市归入示范区,使示范区基本覆盖了我省农业科技资源比较集中、产业化优势明显的区域。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国家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进展顺利。
(三)实施创新创业引领中原工程,推动了大众创新创业。积极促成科技部和省政府联合启动了“创新创业引领中原”活动,提请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实施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行动计划,统筹省级科技资金1亿元对众创空间发展给予支持。大力发展创新创业孵化载体,新建20家省级众创空间、33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省级大学科技园,全省各类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孵化载体数量达125家,实现了18家省辖市、21家高新区全覆盖。实施科技小巨人成长行动,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3392家,“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124家,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2万家。加大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力度,建成了互联网+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综合服务平台,与招商银行实施“千鹰展翼”计划,51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进入“千鹰展翼库”,获得银行授信额度近70亿元。举办了全省创新创业大赛,引入创业投资近2亿元。
(四)实施科技创新提升专项,为稳增长保态势提供了有力支撑。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稳增长保态势要求,加快实施“科技创新提升专项”,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创新需求,凝练智能制造等15项重点研发专题,在工业机器人、燃料电池客车、核电用电气设备等领域启动实施55项重大科技专项,共支持省财政经费3.05亿元,可带动项目总投资65.01亿元,其中研发投入22.55亿元,预计实现年新增销售收入158.32亿元。新组建“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27家省级联盟。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41家,新增数量创近年新高,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353家。积极培育瞪羚企业,从现有高新技术企业中共筛选了62家成长性好、创新能力强的瞪羚企业。积极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融资,全年高新技术企业新上市、挂牌74家。
(五)加快开放式创新,有效集聚了创新资源。积极与知名院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促成省政府与上海交大、同济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5所985高校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组织举办了“科技支撑区域经济发展”——走进濮阳、新乡等系列科技成果交易活动,成功对接各类科研成果280余项,签约62个项目。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开展了“中意创新合作周”郑州专场、“欧洲科研创新中原行”等活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与省政府签订了第二期联合基金协议,双方每年共同出资额度由第一期的5千万元提升到了1亿元,双方将在今后5年共同投入5亿元,用于支持我省人才培育和自然科学研究。实施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工程,新引进“千人计划”人才、创新人才推进计划7人。新培育中原学者13人,创新型科技团队61个,杰出人才和杰出青年50人。
(六)推进省级财政科技计划和资金管理改革,激发了多类创新主体的活力。统筹推进省财政科技计划优化整合,由32项整合为5大类21项计划,改变涉企科技经费使用方式,强化创新项目和现实生产力对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实行以奖代补、后补助等普惠性支持方式,充分调动了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积极性。加快科技金融结合,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创新创业,设立了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基金,基金首期规模达到5亿元,重点支持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开展了“科技保”科技金融服务,15家企业获得农开担保拟授信1.35亿元。推进专利质押融资,全年实现专利权质押融资6.14亿元。加大科技奖励改革力度,提请省政府出台了国家科技奖省级配套奖金政策,对我省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国家获奖项目给予重奖,配套奖励标准是国家奖奖金标准的10倍。
(七)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显著增强了知识产权综合能力。新建1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示范城市总数达到5个,数量位居中部首位。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显著增强,国家知识产权专利质押融资重点推广省和国家知识产权运营试点省获国家批准。深入开展知识产权执法维权“护航”专项行动,全年受理专利侵权假冒案件1435件,执法办案总量居全国第六位。强化维权援助,设立了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分中心和工作站32家。
(八)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进一步提升了服务科技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认真开展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全省科技管理系统服务科技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2015年开展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进基层活动”,深入基层,宣讲国家和我省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并积极开展现场备案。全年共组织培训60余场,培训企业3000余家。进一步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的培训和宣传,全年共减免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近30亿元。积极开展科技扶贫工作,选派了近千名“三区”科技人才深入到全省53个贫困县开展科技服务,加强对定点帮扶村进行重点扶贫。组织200个省级科技特派员个人和团队,深入基层生产一线,开展科技创业和服务。
2015年,各地市紧紧围绕全省科技创新中心工作,结合当地实际,真抓实干,形成了全省抓创新、促发展的生动局面。如郑州市以争创国家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城市为契机,加快推进构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洛阳市重视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实施“河洛英才计划”,5年内拿出不少于20亿元,吸引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到洛阳创新创业。新乡市树立大服务科技工作理念,制定了《首席科技服务官制度》,切实为企业做好服务。濮阳市深化产学研合作,组织产学研合作洽谈对接活动9场。鹤壁市着力提升产业协同创新能力,与国内一流高校院所合作共建了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河南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智慧农业研究院等一批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焦作市成立了科技支行,建立了项目经费拨改投、拨改贷的管理使用机制,缓解了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开封、许昌、漯河、南阳市深入推进开放式创新,加强与国内知名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研发机构。商丘、信阳、驻马店、济源市积极推动“双创”工作,出台了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平顶山、安阳、三门峡、周口市努力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实施了一批科技专项,突破了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巩义市通过产学研合作,提升了企业的创新能力,推动了耐火材料等产业的转型升级。永城市加大科技创新资金投入力度,设立了2000万元的企业科技创新、研发、上市发展基金,提高企业创新研发能力,帮助企业上市融资发展。其他省直管县(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科技创新工作都取得了新成效。
2015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标志着“十二五”科技工作圆满收官。“十二五”时期成为我省科技创新实力提升最快、创新成果产出最多、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最大的时期。河南科技创新工作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刘延东副总理的充分肯定。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来河南调研时充分肯定了我省大力推进“一载体三体系”建设、加快构建自主创新体系的做法,并要求我省打好以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为主导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等“四张牌”。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河南视察时,对我省“双创”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要求我省要走在全国前列。201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对我省科技创新工作专题信息作出批示,充分肯定我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取得的成绩,要求科技部大力支持河南科技创新工作。在中央的关心和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优势领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局部领域实现突破,取得了一批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突破了一批支柱产业的核心关键技术,科技创新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全省总体科技发展水平达到中西部地区先进行列。
一是创新实力显著增强。全社会研发投入不断加大,201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400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89.41%,预计201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将比2010年翻一番;区域创新能力排名由2010年的全国第26位上升为第21位。
二是创新体系不断完善。成功争取了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国家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等一批“国字号”创新载体。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首批2011计划。郑州、洛阳、南阳3市被批准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新当选两院院士7名、总数达到23名。
三是创新成果大量涌现。共获得国家科技奖励10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4项、一等奖7项。专利申请与授权数量实现大幅增长,2015年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分别比2010年提高2倍和2.2倍,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87件,较“十一五”末翻了近两番。
四是科技支撑社会经济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通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高新技术产业化等一批重大科技项目,突破了一批重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培育形成了一批在国内有技术和市场优势的产业,其中超硬材料占全国市场的60%以上,高温功能材料占50%以上,特高压输变电装备占40%以上,新能源客车占30%以上。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超过5000亿元,比2010年翻了一番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010年的19.2%大幅提高到33.3%。
我们深深感到,“十二五”特别是2015年,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任务较重的情况下,取得这些新的进展和成绩非常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和人民群众大力支持的结果,更与全省科技人员和科技管理工作者努力奋斗、团结拼搏和无私奉献是分不开的。在此,我谨代表省科技厅,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十三五”科技创新形势与思路
当前,全省科技创新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通过学习郭庚茂书记、谢伏瞻省长和徐济超副省长的讲话,我感觉应从以下方面进行理解和把握。
(一)认清“十三五”科技创新形势。郭庚茂书记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省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发生深刻变化,既处于蓄势崛起、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也处于爬坡过坎、攻坚转型的紧要关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化创新的引领和驱动作用。这是省委对科技创新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十三五”科技创新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1. 树立新理念,切实把五大发展理念贯穿于科技创新工作的始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中央在总结改革开放30多年发展实践基础上确立的新的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遵循。未来五年科技创新工作应把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作为核心要求。围绕落实创新发展理念,切实增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对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作用,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快构建以创新为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与发展模式,带动我省全面创新向更广领域、更高层次迈进。围绕落实协调发展理念,强化科技创新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及四化同步发展的支撑。围绕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突出科技创新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美丽河南中的关键作用。围绕落实开放发展理念,把科技开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提升我省开放式创新的水平,集聚更多创新资源。围绕落实共享发展理念,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促进更多科技成果惠及民生。总之,我们要立足全省发展全局,切实把五大发展理念贯彻到科技创新的各领域各方面。
2. 牢记新任务,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和核心作用。当前,科技创新承担使命更为重大,任务更为艰巨。一方面,迈进创新型省份行列,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十三五”科技创新的历史使命。从现在起到实现进入创新型省份行列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只有不到5年时间,形势非常紧迫,任务十分艰巨,而我省科技创新尚存在诸多短板,以R&D经费占GDP比重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创新驱动的重要指标来衡量,我省还要每年以25%的增长幅度才能完成。另一方面,科技创新承担着创造新常态下发展新优势的重任。在新常态下,我省要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特别是“十三五”要把科技创新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环节,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的创新,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实现经济发展动力转换,为我省生产力水平的整体改善作出贡献,以及人民群众对清洁空气、便捷医疗等迫切需求,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我们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挥科技创新在实现引领型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形成一批重大创新成果,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使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经济活动,形成新的产品群、产业群,为提高我省经济发展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持续改善民生福祉提供强大支撑。
3. 抢抓新机遇,走出一条具有河南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当前,我省科技创新工作面临着难得的机遇。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经过一年多努力,即将获得国家批复。我们要充分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加快示范区建设,引领全省创新驱动,将其打造为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要充分抓住国家大力促进“双创”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力争走在全国前列。在“双创”上,河南与全国其他地方同处于一个起跑线,同时我省还有人力资源优势,只要不断完善政策措施,深化拓展“双创”发展空间,积极营造氛围,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中原一定能够成为总理希望的“双创”热土。要充分抓住开放合作的机遇,尽快弥补我省创新短板。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我省发挥市场规模、人力资源、区位交通、发展载体、产业配套等优势,持续承接技术转移,加强引技引智,提升更高层次的开放式创新。过去一年来,国内外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纷纷和我省开展科技合作,就充分说明了我省在开放式创新中一定大有可为。
4. 探索新方法,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治理能力。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社会创新主体更加多元、创新活动更加多样、创新链条更加延伸,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边界日趋模糊,科技、商业模式、产业等创新协同更为紧密,要求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形成全链条统筹推进的工作格局。全省各级科技管理部门要继续坚持“三个转变”、体现“四个注重”。“三个转变”,就是要坚持谋战略、攻难关,推动科技创新活动从“小局”到“大局”的转变;要坚持聚众智、塑生态;推动科技创新队伍从“小众”到“大众”的转变。要坚持正风纪、汇资源,推动科技资源配置从“小投入”到“大投入”的转变。“四个注重”,注重精准定位。省厅将更多抓宏观、抓战略、抓重点、抓政策、抓环境。县市科技部门应重点推动创新创业政策落实、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科技精准扶贫等,以更加务实、“接地气”的工作举措为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作出更大贡献。注重突出重点。要把示范区建设、科技企业培育、产业技术创新、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等作为工作重点,大力引导科技成果、科技人才、科技经费、科技条件等各类创新资源围绕重点工作布局,形成沿“工作主线”部署“工作重点”聚集“创新资源”的有效格局。注重示范引导。科技工作要充分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在“双创”载体建设上,要求每个省辖市、省级高新区都要树立一个标杆,建设创新创业示范点;在科技投入上,要发挥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基金等各类基金作用,引导全社会加大投入。注重协调联动。加强省市县三级科技部门的上下联动和分工协作,提高科技行政服务的整体性、规范性和实效性。
(二)明确“十三五”科技创新总体思路。“十三五”期间,将围绕三大国家战略规划实施,大力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重点在以下五个方面实现突破。一是抢占新高地,全力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统筹创新空间布局,努力把示范区建设成为引领带动我省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增长极。通过示范区建设带动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力争到“十三五”末,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翻番,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0%。二是培育新优势,建设完善现代创新体系。抓住主体、平台、载体、机制、专项、人才等关键环节,基本形成要素完备、配置高效、协调发展、充满活力的现代创新体系。力争到“十三五”末,我省科技创新能力进入中西部前列,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三是打造新引擎,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实施创新创业引领中原工程,重点是培育一大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力争到“十三五”末,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500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500家。四是集聚新资源,不断提升开放创新水平。大力实施科技开放合作工程,引进一批新的创新型企业、创新型团队和创新型项目。力争到“十三五”末,引进2000名以上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科技人才,200个以上高层次科技团队,100家以上高水平研发机构。五是激发新活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以科技计划资金管理改革为突破口,以提升创新治理能力为核心,进一步强化市场导向作用,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力争到“十三五”末,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科技成果转化率大幅度提高,全省80%的研发投入、80%的科技成果、80%的研发人员来源于企业。
三、2016年工作部署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是进入创新型省份行列的关键之年。2016年的工作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好“一个示范”,全力建设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坚持“两个结合”,开放创新和自主创新相结合;推进“六个一批”,引进一批新的创新型企业、创新型团队和创新型项目,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一批创新研发平台,打造一批“双创”示范基地,培育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让中原更加出彩提供更强力的科技支撑。
重点做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贯彻落实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谋划好“十三五”科技工作。
1.深入贯彻落实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对今后一个时期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全省科技管理系统要主动作为、真抓实干,确保大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能够落到实处。加大大会精神的宣传力度,积极组织专家开展会议精神和科技政策的宣讲,在全省掀起新一轮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热潮。加强督查,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单位和进度安排,协调和推动各地和有关部门做好大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工作。
2.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具体路线图和时间表,对今后一个时期科技创新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按照国家部署,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起草好贯彻落实战略纲要的具体实施方案,争取有利的重大改革任务和重点政策措施能够在我省试点。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推动建立落实战略纲要的工作机制。
3.发布实施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加快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的起草工作,明确“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与改革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和重要政策,争取今年上半年正式发布实施。推动省规划与地市规划的衔接协调,加强对地方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编制的指导。强化规划实施保障措施,通过建立循序渐进、分步实施、年度考核、中期评估等工作机制,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发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示范引领作用,优化区域创新布局。
1.全力推进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把示范区创建作为全省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将示范区打造为全省创新增长极。加快示范区申建工作,力争在第一季度正式获批。积极推进建设工作,加快编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设立3亿元示范区专项资金,成立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争取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支持示范区建设;积极支持郑州市创建国家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城市,洛阳市创建国家第二批“双创”示范城市,新乡市创建创新型城市。加强示范区统计工作,探索建立示范区考核评价体系,落实好示范区在科技金融结合、科技成果转化、高端人才引进等方面先行先试政策,尽快将示范区建成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先导区、开放创新技术转移集聚区、产业转型升级先行区和创新创业生态示范区。通过示范区的示范带动作用,2016年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达11%。
2.积极创建国家高新区。加强与科技部等有关国家部委的沟通衔接,及时掌握最新政策和工作动态,指导许昌、三门峡等高新区做好升级国家高新区的有关工作。按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全力推动郑州、洛阳、新乡3个国家高新区协同创新发展;加快焦作-安阳国家高新区北轴带和平顶山-南阳国家高新区南轴带建设发展,发挥好国家高新区在我省创新驱动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3. 加快建设省级高新区。加强对高新区发展的指导和支持,探索产业集聚区创建省级高新区机制,重点依托省定产业集聚区新培育一批省级高新区,做好我省高新区梯队建设。强化高新区动态管理,鼓励高新区创新体制机制,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载体,推动形成统筹全省创新资源支持高新区发展的新机制。
(三)全面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
1.加快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建设。贯彻落实《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创新创业工作政策措施》,引导和支持高新区、产业集聚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社会资本建设一批创新创业载体。树立标杆,支持各省辖市、国家级高新区建设创新创业工作示范点。以中信重工等龙头骨干企业为主体,建设一批专业化众创空间,争取建设1-2家国家级专业化众创空间、5家国家级众创空间、3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1家国家级“星创天地”,新增省级“双创”示范基地10家,形成覆盖全省的创新创业孵化发展网络,加快形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完整的创新创业平台体系。
2.实施“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工程。完善“互联网+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综合服务平台”等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交易。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1500家、“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100家。
3.深化科技和金融结合。贯彻落实《关于推进金融资本与科技创新相结合政策措施》,加快科技投融资体系建设,引导社会资本注入科技创新实体。积极创建国家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城市,开展科技金融创新实践。整合统筹科技资源,建设科技金融平台,以市场化手段引导社会资本,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全过程、全链条的投融资服务。充分发挥好省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基金作用,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风险投资支持力度。设立科技信贷准备金,对开展“科技贷”、“科技保”业务的银行、担保机构,给予一定比例的损失补偿,形成政府引导、多方参与、风险共担的科技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
4.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服务。持续推进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河南赛区暨“河南雏鹰创新创业大赛”,新培育创客团队300个左右。加快构建网络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体系,为创新创业者提供高效便捷的维权服务。
(四)高标准谋划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推动重点领域和产业科技创新。
1.集中资源和力量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基础工程。创新重大科技专项组织方式,加强省、市联动,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组织申报形式,发挥好重大科技专项的示范引导作用。围绕产业链创新发展,重点在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农业、医疗健康等领域实施10项左右的重大科技专项,带动机器人与智能装备、新型电力装备、北斗导航、可见光通信、现代种业、创新药物等产业的整体提升,力争带动项目总投资40亿元,实现年新增销售收入100亿元。采取代建制加快推进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建设,积极开展郑州中心试运行。建成国家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并于2016年上半年投入使用。
2.积极建设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围绕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等重大需求,在我省优势产业领域以及支持重点产业发展的互联网、云计算、智能制造等共性技术领域新建15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鼓励以联盟为主体申报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引导和支持联盟设立产业技术创新联合基金,围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展协同创新,推动产学研合作模式不断由短期零散式合作向战略长期合作转变。完善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布局,推进产业技术研究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建立健全产学研协作的技术创新机制,提高创新成果研发转化能力。
3.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推进中原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组织编制示范区整体发展规划,推动示范区管理机构和发展机制的成立和运行。以示范区内的省辖市为主,培育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争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施“互联网+农业”、粮食丰产、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等重大专题研究,加强作物分子育种、农产品深加工等新技术应用示范,新培育农业新品种60个以上,示范推广新技术200个(项)以上。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和“三区”人才科技计划,引导广大科技人员深入农村和生产一线,开展科技服务,带动创新创业,服务产业发展。深度融入精准扶贫战略,建立科技精准扶贫新模式,加强大别山片区、秦巴山片区等贫困地区科技传播服务体系建设,定点帮扶村按要求实现脱贫。
4.推进社发领域科技创新。实施科技惠民行动计划,加强人口健康、节能环保、公共安全等领域技术研发、应用推广以及创新平台建设。建设远程医疗服务系统,培育大健康产业。新建2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20家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
5.促进军民科技融合发展。重点加强与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防空兵指挥学院等军队科技力量的合作,探索建立军民重大科研任务、核心关键技术协同攻关机制,促进军民通用技术的合作开发和成果共享。
(五)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方位推进开放创新。
1.深化与科技部等国家部委的合作。筹备召开省政府与科技部的第六次工作会商,推动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争取1-2家国家级研发平台落户河南。实施好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签订的第二期联合基金合作协议,实现全年争取基金委资金总额突破4亿元。
2.加强与国内知名高校和大院大所的合作。落实我省与北京市、上海市的科技合作,积极建立与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学会的紧密科技合作,落地一批科技含量高、社会经济效益好的项目,引进一批国内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在我省设立或共建研发机构。支持中科院河南合作平台建设,争取中科院在豫设立分院级研发机构。开展特色鲜明的技术专题对接和转移转化活动,组织实施“科技支撑区域经济发展”专题技术对接活动。
3.强化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抓好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合作,深化与美国、欧盟、以色列等国的科技合作,实施一批开放示范项目,重点推动中以科技城和中美(河南)荷美尔肿瘤研究院建设。加强与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技合作,筹备召开省政府与白俄罗斯国家科委科技合作第六届例会,联合科技部共同承办2016年APN(亚太地区全球变化研究中心)第21届政府间会议和科学规划会议。
4.加大力度培育和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加大对院士后备人才的支持力度,从中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中遴选5-6位具有较强实力冲击院士的,按照“一事一议、按需支持”的方式给予重点支持保障,为2017年院士增选打好基础。加快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培育和引进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万人计划、千人计划等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15人。
(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完善技术创新体系。
1.加强企业研发中心建设。继续实施省级研发机构大中型企业全覆盖工程,以主导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骨干企业为重点,加快建设和发展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企业研发中心,新建省级以上研发平台100家。进一步优化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布局,按功能定位分类整合,完善研发平台考评机制,构建向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有效开放的机制。及时掌握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布局相关信息,积极争取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试点。
2.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营造良好申报环境,支持互联网、电子商务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0家,培育60家瞪羚企业,加快形成科技创新企业集群。
3.实施创新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围绕我省着力发展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培育一批对产业发展具有龙头带动作用、创新发展能力强的创新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促进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面向企业技术需求编制项目指南,以企业为主牵头组织实施产业导向类科技项目,推动企业成为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的主体。
(七)聚焦制约创新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1.出台有关改革政策和措施。围绕加快建设自主创新示范区,研究制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政策、科技设施与仪器共享等创新政策,并做好宣传、贯彻落实工作。
2.加快科技计划管理改革。进一步优化整合财政科技专项,修订科技计划管理办法,制定各类计划的申报指南、实施细则和工作流程图。探索引入第三方评价评估机制和建设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强化计划项目管理的规范性、公开性,提升科技资源配置效能。积极推动科技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并试运行省级科技管理信息系统。
3.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深入落实促进成果转化法,深入推动科技成果类无形资产处置改革、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激励、企业委托研发项目收益分配改革,推进高校、院所完善鼓励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工作机制和薪酬岗位管理制度。
4.积极推进科技资源共享。建立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健全运行补助机制,实现重大科研设施、大型科学仪器、重要文献资源等开放共享。开展科技报告制度建设试点,建立完善科技报告呈交、收藏、管理、共享体系,形成科学、规范、高效的科技报告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推动科技成果的完整保存、持续积累、开放共享和转化应用。
(八)全力创建知识产权强省试点省,全面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能力。
1.开展知识产权强省建设试点省相关工作。积极开展我省知识产权强省试点省创建工作,力争获批知识产权强省试点省;推动以省政府名义出台强省实施方案,建立试点省建设领导和协调机制,制定任务分工,全力推进知识产权强省试点省建设。
2.落实局省知识产权合作会商相关工作。推动省政府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举行第二次合作会商会议。推动《河南省专利奖励办法》出台,并开展首届专利奖评审工作。加快推进国家专利导航(超硬材料)产业发展实验区、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实验区、国家知识产权创意产业试点园区等重点项目建设。
3.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水平。实施专利创造能力提升工程,提升专利产出数量和质量。实施专利导航工程,大力培育专利密集型产业和企业。推进知识产权运营试点,设立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扶持重点领域知识产权联盟建设。推进专利质押融资工作,创新知识产权融资新模式。开展知识产权执法专项行动,加大对专利侵权假冒案件的查处力度。
(九)完善创新治理机制,推动政府职能由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
1.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机制,强化对科技计划管理全过程的公开。完善责任清单编制工作,厘清与行政权力相对应的责任主体和事项,推动依法行政。
2.加强创新服务供给。强化普惠性政策支持,着力发挥政策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完善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激励政策。组织举办政策宣讲培训班,对加计扣除政策加强宣传。落实国家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科研人员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取得股权奖励收入等政策。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办好2016年“科技活动周”和重大群众性科技示范活动。
3.进一步加强县市科技创新工作。贯彻落实全国县市科技工作经验交流会精神,推进全省科技创新发展重心下移、工作下沉,加大对县市企业技术创新、科技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的支持力度。支持创新资源富集、创新能力和产业基础较强的省辖市和省直管县,重点依托高新区和省产业集聚区,结合自身优势,突出产业特色,整合各类创新资源,建设一批区域创新中心。
四、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切实加强全省科技系统党风廉政建设
这次,我们把科技局长会议和全省科技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会合在一起召开,就是要从新春伊始就把全省科技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一同部署、一同安排。希望大家要高度重视、坚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为科技改革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为此,我提几点要求。
一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中央提出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这对全体党员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全省科技管理系统各级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 做到对党绝对忠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今年中央将部署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这是深化党内教育的又一次重要事件,也是推动学习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全体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活动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我们要认真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促使党员干部增强看齐意识、强化党性观念、立足岗位奉献。
二要强化廉政风险防控。对科技管理系统来讲,我们要想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良好氛围,必须要把着力点放在强化廉政风险防控上,要在预防上下足功夫。要进一步加强廉政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强化纪律意识,坚决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增强用党的纪律规范和约束自身言行的自觉性。要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一岗双责制度建设,加强对责任制的制定、分解落实、督查和责任追究。要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权责体系,明确权力运行边界和流程,把权力牢牢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确保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要加快建立统一的省级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确保科技计划管理全过程公开透明。要加强监督执纪问责,做好巡察工作,今年省科技厅拟开展三轮巡察工作,选取部分厅属单位进行重点巡察,促进科技工作廉洁高效开展。
三要持续转变工作作风。要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若干意见,紧盯“四风”不放松,防止“四风”问题反弹,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要把锻炼党性作为端正作风的根本举措,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积极参加党内组织生活,不断强化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宗旨意识、公仆意识,以坚强的党性为良好作风固本培元。要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推进懒政怠政为官不为专项治理,推进服务型机关建设,推进“两转两提”,强化为民服务意识。要持续做好整改,针对“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查摆出的问题,善始善终抓好整改落实。
四要加强科技管理干部队伍建设。谢伏瞻省长在省政府第五次全体会议上指出,要针对干部的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加强精准化科技培训。为此,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全省科技管理系统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组织举办科技创新专题培训班,切实提高科技管理干部队伍创新治理和服务的能力。继续加强干部平时考核工作,强化从严管理干部,加强对选人用人工作和干部履职尽责的监督,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锐意改革、敢于担当的高素质科技管理干部队伍。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进一步丰富党建活动载体,夯实基层党建基础,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同志们,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省委、省政府对科技工作寄予厚望,我们肩负着光荣使命,承担着重大责任,一定要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勇于担当,埋头苦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现代创新体系,为“十三五”谋好局、开好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中原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更加出彩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