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今年我省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有望突破3300家,其中90%以上为民营企业。如何努力实现新时代我省民营经济创新发展、转型发展、提质发展?12月25日,本报记者专访省科技厅厅长马刚,请他深入解读我省如何持续加强民营企业创新能力建设。
记者:今年8月,省科技厅联合省财政厅、省工商联,制定印发《关于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科技创新政策》,请问文件出台的背景是什么,主要举措有哪些?
马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工作。为了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环境,释放民营企业创新活力,我省出台《关于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科技创新政策》,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加速推动民营企业的创新发展:
一是提升话语权,推动民企成为创新决策主体。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参与编制科技创新规划,吸收更多来自民营企业的专家参与科技计划项目立项评审、过程管理和结项验收。二是加大支持力度,引导民企成为创新投入主体。对省创新龙头民营企业依据其研发投入,最高可给予400万元的研发费用财政补助。对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50%提高到75%。三是强化政策保障,激励民企成为创新活动主体。推进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民营企业开放共享,支持民营骨干企业承担省重大科技专项和自创区产业集群专项。
记者:目前全省百家创新龙头企业中,民营企业达60余家。请问我省在引导民营企业成长为创新引领型企业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马刚:2016年以来,我省先后实施了创新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创新龙头企业提升引领工程、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和“小升高”培育行动,通过建立“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的梯次培育机制,今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了历史上最快增长,增速达45%以上。主要成效体现在:以抓项目加速民企技术产业化,今年启动实施的省重大科技专项和自创区首批产业集群专项中,民营企业牵头承担的项目数量占比超过50%;以抓平台提升民企创新后劲,目前全省100家创新龙头企业中建有国家级研发平台52个,其中民营企业占比近一半;以抓人才夯实智力支撑,依托民营骨干企业培养高层次产业创新领军人才,加速企业的创新发展。
记者:民营企业以中小型企业居多,请问我省在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方面有哪些成效?
马刚:不断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为培育创新龙头企业提供了源头活水。一是育主体。2015年,我省启动实施“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工程,累计培育“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806家。我省2018年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量达到4912家,居全国第九位。二是建载体。全省共建设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孵化载体365家,形成服务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孵化育成体系。三是搭平台。连续十年开展河南省创新创业大赛,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搭建资本对接、技术合作、人才引进的平台。四是强融资。积极探索科技型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新模式,2018年为236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申请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累计指导带动全省科技信贷业务达16.18亿元,极大缓解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下一步,我省要积极打造“双创”升级版,加大支持培育力度,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发展速度效益“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