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纪检监察 > 宣传教育

中原廉吏|“循良第一”刘绘

来源:河南省纪委监委网站  发布日期:2021-01-07 15:33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废除了延续两千年的丞相制度,国家不设置丞相一职。明成祖时期设内阁,掌控国家行政,明中期后,内阁大学士成为实际丞相,首席大学士称为“首辅”,主持内阁大政,位高权重。而明朝有位监察官,曾两次弹劾首辅,他就是被称为“循良第一”的刘绘。

刘绘,字汝素、少质,光州(今河南省潢川县)人。曾祖父刘进明曾以孝行擢升太仆少卿。据《光州志》记载:刘绘身长七尺,修髯丰颊,目光炯炯,喜读左氏书,好击剑,能挽六石弓。八岁能诵《诗经》,十六岁举乡试第一,嘉靖十四年(1535年)中进士,官授行人,历任中书郎、户科给事中、刑科给事中、重庆太守。

敢直言,两劾首辅

刘绘任户科给事中时,由于官员修河筑坝偷工减料,导致黄河时常泛滥,各级衙门却借朝廷赈灾之机,贪赃枉法、克扣赈灾款。针对这一情况,刘绘上《治河疏》,直言责备这种祸国殃民的行为,受到嘉靖帝的赞许。嘉靖二十年(1541年),朝廷下诏两京言官共同举荐边才。给事中邢如默受内阁首辅夏言指使,徇私舞弊,推荐人选中不乏内阁成员的亲信。刘绘再进言:“相臣挟权以遏言官,言官惧势而弗公议,上下雷同,非社稷福。请求罢免翟銮、夏言,罪邢如默,为徇私植党者戒。”嘉靖帝采纳了刘绘的建议,暂时解除夏言首辅职务,邢如默发放地方。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俺答再次入侵山西,刘绘上疏举贤荐能,请求启用耿介刚直、为官清廉的翟鹏御敌。翟鹏得以升任兵部右侍郎,总督军务,将对敌政策和奖罚制度进行大胆改革,军心大振,缴杀对方都指挥。然而军队因缺乏粮饷无法出塞作战,翟鹏连乞兵饷竟被革职。刘绘得知是因山西巡抚刘臬结纳夏言,从中作梗所致,立刻上疏弹劾夏言、刘臬,并请求罢免吏部尚书许瓒、宣府巡抚楚书。而此时夏言贵势熏灼,一手遮天,处分了刘臬和楚书后,将刘绘排挤出京城,出任重庆知府。

勇担当,造福一方

在赴任重庆路上,刘绘拜祭黄陵庙,撰文表达自己的心迹:重庆地处西南边陲,山高路陡,远离皇权中心,且物阜民丰,被称为天府之国,但自己决不能生活腐化、以权谋私,务必勤政为民,慎终如始。到任后,刘绘及时公正处理化解诉讼,纠正冤假错案,“听讼不假刑,豪吏侍侧股慄焉。”

当时,重庆当地士官为争夺地盘相互仇杀现象时常发生。一天,播州永宁又发生士官因争地引发械斗,刘绘独自一人前往处理,对方见其势单力薄,叫嚣着奔跑过来突袭。刘绘大怒,徒手制服为首者,其他人不敢再靠近。刘绘恩威并重,劝导大家弃恶从善,争斗现象得以平息,当地民风为之转变。另外,刘绘积极筹建书院,教民读书,化风成俗,培养人才。铜梁人张佳胤聪慧机敏,深得刘绘器重,召致门下,令与子刘黄裳同学,张佳胤后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太保;明朝三才子之首杨慎,因得罪嘉靖帝谪戍于滇南,刘绘慕其博学多才,曾写《与升庵杨太史书》,为杨慎辩白,对社会上的恶意攻击进行抨击。

归故里,著书育人

刘绘在重庆太守任上,政绩突出,各级官员争相向朝廷举荐,但终因首辅夏言把持朝政,不了了之。太守任职期满后,刘绘挂冠辞职,回到故乡光州,将原来阻塞的渠道重新进行疏浚,取名玄湖(今潢川幼儿师范学校碧湖),湖周围种植松树、竹子、梧桐等常青树木,并在湖边结草建阁,上书“注经”,设坛讲学,潜心于家乡教育发展和文学创作。在刘绘的影响下,光州文风蔚起,人物颇盛,其子刘黄裳,万历十四年(1586年)中进士,曾参加明朝“抗倭援朝”战争,“渡鸭绿江,抵平壤,大败贼兵。贼遁,黄裳追逐,又连破之,录功进郎中。”刘绘曾作《易勺》《春秋管》,均未完稿成书,有《通论》40篇和诗、赋、序、记等20卷流传于世。《四库全书总目》评价:“其诗局度颇宏整,而乏深致;文不加修饰,畅所欲言。”(潢川县纪委监委 余成水)

【字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