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工作网欢迎您!

田间问题不用愁 专家地头解民忧

发布日期:2022-11-14 15:41 来源:


  长葛市是河南省产量大县,常年种植小麦60万亩左右,夏粮生产在全年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今年长葛市10月上旬降水较多,小麦大部分播期在10月中旬,10月25日播种基本结束。整体来看,今年小麦播期适宜,底墒充足,出苗较好。古桥镇组织科技特派员陈建玲、赵荣杰多次到分包区域田间看墒情、查苗情、了解病虫害发生等情况。经调查发现,今年部分地块麦苗有发黄现象,科技特派员通过分析不同地块麦苗发黄原因,指导农户加强田间管理,为培育壮苗安全越冬奠定基础。

微信图片_20221114154206.png

  经科技特派员调查发现,引起麦苗发黄的原因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一是土传病害。小麦土传病害有很多,今年苗期最主要的病害有小麦胞囊线虫病、纹枯病、根腐病等地下病害,这些病害主要危害幼苗的根茎,容易造成麦苗发黄。今年麦苗发黄最多的原因是胞囊线虫病危害造成。

  二是地下害虫危害。蛴螬、金针虫、蝼蛄、地老虎等地下害虫。这些地下害虫主要危害小麦的根茎,如果防治不彻底,小麦出苗前后就会危害小麦的幼苗,造成麦苗发黄。

  三是播种太深。小麦适宜的播种深度一般在3~4厘米,如果播种过深,幼苗在出土过程中就会消耗大量的营养,如果自身营养消耗太多,就没法输送足够的养分给茎叶正常生长,造成麦苗出苗后营养不良,叶片瘦弱,茎秆细长纤弱,茎叶光合作用差,造成刚出土的麦苗发黄。

  四是土壤表墒差。小麦在播种前,大量秸秆还田,没有腐熟的秸秆留在土壤内,造成根系在生长过程中出现悬空,无法获得足够的水分和养分,也会造成麦苗发黄。

微信图片_20221114154211.png

  根据不同地块麦苗发黄原因不同,科技特派员指导农户对症进行田间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防治病害。对于胞囊线虫病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镇压:播后进行镇压,能够减小土壤孔隙,形成不利于线虫存活、孵化和侵染的土壤生存环境,从而抑制小麦胞囊线虫病的发生,对小麦胞囊线虫病有一定防效。二是合理施肥和灌水:适当增施氮肥和磷肥,改善土壤肥力,促进植株生长,提高耐虫力,可降低小麦胞囊线虫病的危害程度,而偏施钾肥可以加重病情。干旱时应及时灌水,能有效减轻危害。三是化学防治:小麦播种前用60%高巧FS 2ml/kg和阿维菌素种衣剂6ml/kg包衣处理或每亩用5%茎线灵2公斤或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6公斤进行土壤处理,可有效降低该病危害。苗后危害严重地块每亩可用3%辛硫磷颗粒剂2公斤加尿素8~10公斤顺垄沟施,施后及时浇水使药剂尽快、完全被植株吸收,促进植物根系早发快长,或叶面喷洒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植株抗逆能力,提高防效。

  第二,防治地下害虫。对有地下害虫危害的地块,每亩用3%辛硫磷或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4公斤掺细干土8公斤左右洒在地面上,墒情差时撒后浇水,墒情较好的地块撒后中耕,使药剂渗透进土壤中。

  第三,清理表土。对于播种过深形成的黄苗弱苗,要用竹耙耙去表土,帮助麦苗出土,或进行清理,使分蘖节盖土变浅,以促进麦苗生长。

  第四,合理灌水。对于表墒差的这类麦田,要及时进行浇水。浇水时要小水细浇,防止冲、压、淤、淹损伤麦苗。

  通过科技特派员的现场指导,帮助农户对地块麦苗发黄原因有了充分了解,并掌握了科学管理方式,解决了农户忧心问题。此次技术服务,有效促进了麦苗生长,为来年小麦丰产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Copyright ©2020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 版权所有 豫ICP备160306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