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信息公开 > 提案公开
对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第321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3-02-07 10:42 来源:办公室 阅读次数:

豫科案〔2022〕48号                                                                                                                                           签发人:陈向平

                                                                                                                                                                               办理结果:A


对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

第321号建议的答复


储亚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抓好我省耕地保护与地力提升绿色集成技术的创新、将技术推介部门与应用部门有机衔接的建议》收悉。诚如建议所言,耕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是粮食核心区建设的根本,更是推动乡村振兴中产业振兴的根基,解决好耕地保护和地力提升问题对于我省尤为重要。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工作,注重系统谋划,强化保障措施,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全力抓好耕地质量提升与保护工作。经认真研究并商省农业农村厅、省自然资源厅,提出如下答复意见:

  一是注重系统谋划。近年来,我省先后出台了《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的实施意见》(豫发〔2018〕2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的通知》(豫政办〔2018〕31号)、《河南省耕地地力保护与提升工作方案》(豫农文〔2020〕310号)等一系列文件,构建了较为完善的耕地保护顶层制度框架。特别是2022年4月,省农业农村厅印发了《河南省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指南》,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粮食安全战略,以节水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遵循“绿色生态、耕地健康”的原则,集中打造现代化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到2025年将示范区打造成为现代农业集成技术装备应用和绿色生产方式的普及区。二是围绕耕地保护和地力提升,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聚焦土壤改良、地力提升、减肥减施、农业面源污染等重点领域,我省先后承担“北方集约化农区氮素面源污染发生过程与调控机制”等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省级项目层面,近三年先后立项“新型增效肥料与功能性土壤调理剂‘松土促根剂’研发及产业化”等重大科技专项3项、“刺槐修复铅镉污染土壤的双向调控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等省级科技攻关项目75项。这些专项的实施,有机契合了“三土三系”的治理方略,既致力于农作物的营养提升,又关注土壤的污染治理和生态效益,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绿色农业的逐步转变。三是多措并举加大研发技术应用推广。农业农村部门通过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退化耕地治理、秸秆还田、化肥减量增效、增施有机肥、深松整地、种养结合绿色循环、污染耕地治理等农技、农业综合技术措施,每年技术推广面积3亿亩次以上。2021年底,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1.8%、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0.3%以上、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利用设施配套率达97.89%,全省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44.22%,为我省粮食稳产高产提供了有力支撑。四是建设省级创新平台。截至目前,我省已在土壤污染防控、监测与修复方向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2家,分别是依托河南农业大学建设的河南省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重点实验室、依托河南省济源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与河南大学建设的河南省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与修复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建成后,形成了完善的土壤和植物中重金属的全量及形态分析测试方法,建立了高效、准确的重金属元素消解方法和分析技术,开发了土壤低扰动修复材料的生产工艺,规范了重金属污染原位修复技术。建成河南省土壤重金属分析监测中心和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示范区域,完善修复材料中试实验平台,在全国推广成熟治理技术。这些省级重点实验室在促进我省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下一步,我省将继续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结合“三土三系”土壤治理方略,将土壤营养体系、土壤生态体系、土壤有害体系有机结合,构建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耕地保护新格局。

  一、强化工作落实

  一是全面做好河南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通知》(国发〔2022〕4号)要求,2022年要完成土壤三普试点工作,到2025年实现对全省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土壤的“全面体检”,摸清土壤质量家底,查明我省土壤类型及分布规律,查清不同生态条件、不同利用类型土壤质量及其退化与障碍状况,摸清特色农产品产地土壤特征、耕地后备资源土壤质量、典型区域土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等。以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成果为基础,分析原因,提出治理修复对策,从源头解决制约我省耕地地力提升的根本问题。二是压实主体责任。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相关职能部门将坚持多措并举,严格开展年度耕地保护目标考核,加强耕地日常动态监测监管,进一步压实地方政府耕地保护主体责任。三是加大培训力度。以“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通过以会代训、集体学习、专题讲座等方式,及时传达学习耕地保护相关政策法规和指示精神,提高基层干部深刻认识严格保护耕地的极端重要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严格耕地保护的部署要求上来。四是深入广泛宣传。利用广播电视、门户网站等主流媒体,以及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村内张贴标语等方式加强政策宣传,及时传达耕地保护新指示、新要求,让群众深入了解耕地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增强耕地保护责任意识。

  二、加大技术攻关和应用推广

  (一)支持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围绕国家耕地保护和耕地质量提升现实需求,认真谋划项目指南,积极凝练“一流课题”,认真组织好项目实施,推动产学研合作,为我省土壤保护与地力提升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二)强化创新平台管理。按照省科技创新委员会印发的《河南省实验室体系建设方案》要求,聚焦引领性、区域性、应用性,围绕提升知识创新能力、学术影响力和对我省经济社会支撑力,“调结构、增合力、上水平、出成果”的原则,加强对现有两家省级重点实验室的考核评估,并开展省级重点实验室的优化调整工作。

  (三)多措并举加大研发技术应用推广。一是推介发布“三土三方”耕地质量提升绿色集成技术。2021年3月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在广泛征集农业主推技术的基础上,经专家评审,全省遴选40项农业主推技术,印发《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推介发布2021年农业主推技术的通知》(豫农文〔2021〕101号),“三土三方”耕地质量提升绿色集成技术被列为河南省农业主推技术。二是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过程。根据《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有关开展绿色农田建设示范、集成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技术的要求,将耕地质量提升绿色集成技术与我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有机结合,进一步完善我省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过程,切实加强水土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坚持耕地集约利用,强化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防止土壤污染,通过工程建设和土壤改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田生态,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通过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专家等多种渠道做好技术推广。通过科技特派员、农技推广站等多种渠道相结合的方式,将先进的治理方法推广到田间地头,为我省土壤保护与地力提升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三、加强部门协作

  一是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聚焦耕地保护综合治理,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自然资源厅等有关部门围绕土壤保护加强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省科技厅推动开展相关技术研发,省财政持续加大对耕地保护相关项目、平台的资金支持力度,省农业农村厅将相关技术成果向基层推广,省自然资源厅加强耕地保护宣传、严守耕地红线。同时,依托省内涉农高等院校及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着力通过协同技术攻关、农业科技集成示范和推广应用、加大耕地保护监督及财政投入力度,不断加强对耕地保护的综合治理。二是持续开展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工作。截止目前,我省已有国家、省、市、县四级耕地质量监测点1269个,每年集中优势技术力量,对相关耕地质量监测数据进行了系统的汇总分析,发布《河南省耕地质量监测报告》,为农业管理部门制定耕地质量保护政策、开展耕地质量建设、科技部门组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农技推广部门指导农民合理施肥和科学种植等全省各部门开展具体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下一步,我们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退化耕地治理、耕地质量监测等工作,同时结合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查明我省土壤类型及分布规律,查清土壤资源数量和质量,加强部门间协同合作,提出治理修复对策,制定相关技术标准、技术规程,从源头解决制约我省耕地地力提升的根本问题。


2022年6月25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河南省科学技术厅   0371—65526018

  联 系 人:李锦辉

  抄      送:省人大、省政府督查室(各1份)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办公室                                                                                                                               2022年6月25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