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信息公开 > 提案公开
河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486号建议及答复
发布日期:2023-09-12 09:50 来源:办公室 阅读次数:

河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专用纸

第 486 号

河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486号建议及答复

建议正文专用纸


关于创新能力提升,实现高端突破的建议


  1、实现“两个确保”战略目标需要创新能力高端突破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河南也提出了“两个确保”的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并给出了具体的指标体系。

  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靠创新驱动,创新能力不足是河南最大短板,也是河南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约束。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新一届省委省政府狠抓创新能力提升这个牛鼻子,推出了包括科学院重建重振、高校“双航母”,以及十大省重点实验室、十几个产业研究院和几十个中试基地等一系列举措,并迅速落地,初步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现代科技创新体系,对处在极端困难情况下河南经济走出低谷和相对低位逐步提升,起到了很好的激励和支撑作用。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河南创新能力不足的短板是历史形成的,是各种长期因素累积的结果,无法毕其功于一役。必须拿出韧劲,长期持续不断地采取有力措施,才能逐步补上这个短版,满足高质量发展对创新支撑的需要。尤其是在高端层面,必须实现突破。

  2、创新能力高端突破实现的路径

  所谓高端突破,最关键的是要在国内乃至国际一流创新平台方面消灭空白,实现突破。具体说,就是要具有国内乃至国际一流水准的高水平大学和高端研究机构。按现在公认的标准,这样的高水平大学和高端研究机构河南还没有。突破的途径有两条:一条是请求中央政府支持;另一条是汇聚民间力量。

  就前者来说,建议以省委省政府名义,请求教育部在河南建设一所由中央财政支持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同样以省委省政府名义,请求中国科学院在河南建一所直属研究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和中科院直属研究所是真正的国家平台,有了这样的国家平台,才能聚集国家级人才,承揽国家级创新项目,践行国家创新功能,产出国家级创新成果,并外溢到地方,支撑省域产业持续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不说京津沪等沿海发达地区,就说中西部地区某些经济发展质量较高的省份,如湖南、湖北、安徽、四川、陕西等,哪个不是靠国家级创新平台及其外溢作用的支撑啊!争取教育部直属高校和中科院直属研究所确实有很多约束和困难,但是,以1亿人口大省的底气和处于东西南北支柱位置经济大省的地位,只要诚意足够,持之以恒,永不放弃,相信总有突破的那一天。

  就后者来说,有两股民间力量可以动员,一是科学家和教育专家,一是企业家。河南是人口大省,也是人力资源大省,广义上还是人才强省。只是因为省内缺乏容纳高端人才的平台,这些高端人才都外溢到了国内其他地区甚至国外。其实,豫籍优秀人才多到不可胜数,他们各个身怀绝技,又有浓浓的家乡情怀。建议责成有关部门,建立工作团队,下功夫搜集人才信息,出台优惠政策,吸引豫籍一流科学家和教育专家回家乡领办创办民间性质的高水平大学和高端研究机构。河南虽不是经济强省,却是经济大省,有情怀,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家群体也不小。只要激励和引导得当,一定能找到愿意为公益性民办大学和民办研究机构捐资的慈善家。两股力量汇合,就能结出高端创新平台的硕果。沿海发达地区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民办高水平大学模式,如深圳朱清时院士领办创办的南方科技大学,福建福耀玻璃老板投资数百亿元创办的福耀科技大学,宁波企业家投资500亿元创办的东方科技大学等,完全可以借鉴。


豫科案〔2023〕57号                                                                                                                                             签发人:张 锐

                                                                                                                                                                               办理结果:A


对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

第486号建议的答复


耿明斋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创新能力提升,实现高端突破的建议》收悉。经会同省教育厅研究,现答复如下。

  诚如您所言,近年来我省把创新摆在发展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推出了重建重振省科学院、建设省实验室等重大举措,有力提升了我省科技创新水平。2022年,我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位列全国第17位,较2021年提升2位。但目前河南高端创新平台数量不足、高端创新人才匮乏、创新生态效能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成为实现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约束。为实现河南创新能力高端突破,您提出要建设国际国内一流水准的高水平大学和高端研究机构,并给出两条具体途径即请求中央支持和集聚民间力量。

  您的建议非常有建设意义,作为省政府的组成部门,省教育厅和省科技厅将充分采纳,并在以后的工作中予以应用。

  在建设高水平大学方面,众所周知,河南是教育人口大省,受经济发展不平衡及国家高等教育区域布局调整等历史因素影响,河南高等教育发展基础薄弱,高等教育短板十分突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明显短缺。近期关于“山河大学”的舆情更是深刻反映了河南人民对高等教育资源的真切心声。我省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着力提升河南高等教育水平。一是争取教育部更多支持。近年来,教育部积极支持河南发展优质高等教育,将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纳入“双一流”高校建设行列,将郑州大学作为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支持建设大学,纳入部省合建高校行列,在高水平人才培养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等 11 所高校先后被纳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极大地促进了办学水平提升。近期,教育部在新闻发布会上回应“山河大学”热点舆情时明确表态,将不断优化高等教育资源布局,支持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人口大省扩大高等教育资源规模,优化类型结构和区域结构。下一步我们将抓住机会,主动作为,充分利用部省会商机制,积极与教育部沟通对接,争取国家层面对河南高等教育发展给予更多的政策倾斜和建设支持。二是加大“双一流”建设力度。量身定制郑大、河大“双一流”建设方案,推动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提质进位;加快“双一流”创建第二梯队7所高校11个学科建设,培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力争2-3所高校若干学科进入“双一流”行列。巩固提升传统学科、大力发展新兴交叉学科、超前布局未来学科,构建一流学科生态。加强政策供给和机制保障,引导高校积极参与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河南实验室建设、省科学院重建重振。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出台《关于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相关自主权的实施意见》,赋予高校科技成果自主权,激发高校创新活力。三是支持鼓励民办教育发展。积极落实《关于创新投融资机制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教育领域的意见》《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进一步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吸引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支持和鼓励民办教育发展。落实“1+20”人才引进一揽子政策,大力引进省内外优秀人才及团队,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积极谋划推动创新机制体制和管理模式,引进先进理念的投资者、高水平的领军人物,仿照西湖大学模式在我省组建高水平新型研究型大学,目前,已初步按照产业学院模式,引进相关企业、院所,依托相关高校开展教育教学。

  在建设高端研究机构方面,目前,我省谋划建设了14家省实验室、1家省产业技术研究院、250家省级重点实验室、36家省中试基地、24家省技术创新中心等省级创新平台,但是国家级创新平台相对较少,目前有全国重点实验室13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已批复建设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建成投用。国家级创新平台数量在全国甚至中部六省中都不算突出。下一步,我省将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聚焦国家和我省战略需求,争取更多国家级创新平台在河南布局。一是引进建设一批一流科研机构。围绕生命科学、电子信息等产业研究方向,与985、双一流高校合作共建一流大学(科研机构)郑州研究院,与国际一线科研机构合作共建国际新型研究院所,与中央科研院所共建中央驻豫新型研究院所,打造高水平科技研发中心、高效率成果转化平台、开放式创新创业空间,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园区。加快推进省医学科学院、河南省柔性电子产业技术研究院、马歇尔国际消化病医院(马歇尔国际消化医学研究中心)、抗疲劳制造科学技术研究院(筹)等一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推动重建重振省科学院与中原科技城、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三合一融合发展,搭建环省科学院创新生态圈,实现“以城托院、以院拓城、院城一体”的创新高峰。二是以共建、参建等方式融入国家实验室体系。统筹整合我省原有国家级创新平台、省实验室、双一流大学等优势科研单位创新力量,与国内外顶尖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等创新主体加强务实合作,广泛开展协同创新,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共建高端创新平台,争取成为国家实验室基地或者分支机构。三是争取入列全国重点实验室。加强省部联动,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为契机,促进在豫国家重点实验室提升创新实力,力争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中均能跻身入列。依托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省科学院、省农业科学院等省内优势科研力量及省实验室等一流新型研发机构,在药物化学、生物育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系统治理、新能源等领域择优参与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在地质地矿、关键金属材料等领域争取新建全国重点实验室。四是争创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围绕高端轴承、动物疫苗、超硬材料、光电信息等优势特色领域,争取创建一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积极推进小麦、隧道掘进装备、关键金属等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创建工作。

  感谢您对科技创新工作的支持!我们将在您的关注下,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持续推动高等教育建设和高端创新平台建设工作,为河南创新能力实现突破提供有力支撑。

2023年7月12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河南省科学技术厅 0371-86535337

  联 系 人:王 赟

  邮政编码:4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