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信息公开 > 提案公开
河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828号建议及答复
发布日期:2023-09-15 10:10 来源:办公室 阅读次数:

河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专用纸

第 828 号

河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828号建议及答复


建议正文专用纸


关于加快推进国家级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建设国家高新区,是党中央在推进国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及国家高新区“十四五”规划,都明确提出了国家高新区对于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一、国家和我省把开发区发展放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位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国家高新区发展建设,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先后20余次到国家高新区考察,尤其强调了高新区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既是科学技术的集聚地,也是创新发展的孵化器。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20〕7号),对高新区在新的时代赋予了“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目标定位,并给予了在体制创新、产业创新、科技创新等多方面政策支持。省委楼阳生书记到河南工作以来,召开的第一次省委财经委员会会议就专题研究推进开发区“二次创业”,并出台《关于推动河南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豫发〔2021〕21号),对开发区实施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推动了全省开发区实现了新一轮突破性发展。尤其是去年省委审时度势,针对全省开发区大刀阔斧实施了“三化三制”改革,开发区机构设置更加合理,运行机制更加顺畅,主业主责更加明晰,用人制度更加灵活,发展后劲日益增强,经济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二、国家高新区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仍面临许多瓶颈制约。

  目前我省共有国家高新区9家,数量居中部第2,全国第5。以安阳高新区为例,一是综合排名快速提升,但实体经济支撑力不强。近3年来,安阳高新区在全国排名共提升20个位次,但GDP总量仅占全市3.6%,远低于全国国家高新区占全国13.3%的贡献率,在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中也仅排名中游。二是基础建设不断完善,但产业空间受限严重。经过30年的发展,城区基本开发完毕,功能较为齐全,但居住、高教、农村、工业等板块犬牙穿插,用地配置低效。这里面凸显的问题是,安阳作为三、四线城市吸引高端人才、布局高端产业等方面,与郑州、洛阳等地具有天然的短板、弱势,更重要的是安阳高新区45平方公里的管辖面积,在全省、全国国家高新区中基本属于最小,远低于全国平均值(168平方公里),成为了项目落地和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瓶颈。三是放权赋能有待继续深化。在“三化三制”改革中,我省高新区通过机构重塑、目标聚焦、人员重组、放权赋能,活力得到充分释放,干部工作强度、干事劲头明显增强。但作为职能职权原本就不完整的功能区,在承接权限过程中受到法律主体问题、执法主体问题、技术力量问题等诸多限制。如土地、规划方面,市职能部门想“放权”,但法律规定不能下放、只能授权,需要经过政府同意、人大备案等一系列程序;有的职能上级充分下放了,但功能区缺少专业人员、技术力量承接,补充力量还需一定过程。

  三、关于加快推进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一是加速调整产业、国土空间规划,给高新区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2021年以来,我省将开发区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积极推进“整合、扩区、调规、改制”。这一举措,将有效解决管理体制不畅、行政效率低下等内在问题,同时有利于解决空间不足等瓶颈问题。针对正在开展的扩区、调规工作,建议充分借鉴省内外国家高新区(如天津滨海高新区、郑州高新区)经验做法,进一步加快推进步伐,大幅增加国家级高新区管辖面积,以扩区形式,或采取“一区多园”形式,切实破除发展空间瓶颈。同时考虑高新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事宜,将产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三划”合一,进一步优化高新区空间结构,为项目落地、产业布局提供要素保障,助推国家高新区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中成为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

  二是深度放权赋能,充分授予高新区市级审批权限、执法权限。按照关于促进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国发〔2020〕7号)文件要求,更加充分的赋予国家高新区科技创新、产业促进、人才引进、市场准入、项目审批、财政金融方面等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在审批、规划、土地、住建、环保、能耗、执法等方面,去除隐形门槛,做到应放尽放、能接尽接。同时畅通省“直通车”渠道,尽可能多的减少环节、流程,凸显国家级高新区的营商环境优势,在开发区建设发展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三是在省级层面以法律形式出台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管理办法或条例。国家高新区在承接市一级审批权限时出现的承接不顺难题,多数原因还在于法律主体地位不明确,行使相关职权缺依据。建议省级层面尽快研究出台全省开发区管理办法或条例,从法律层面赋予开发区法律主体地位,最大程度为开发区发展赋能放权,使高新区真正实现履职“有法”,尽责“有据”。

  

豫科案〔2023〕63号                                                                                                                                             签发人:张 锐

                                                                                                                                                                              办理结果:A

  

对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

第828号建议的答复

  

雷文利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国家级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我厅高度重视,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我省高新区建设发展情况

  近年来,省科技厅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新区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要求,紧紧围绕高新区的战略定位,突出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持续推进全省高新区提质发展。截止目前,全省已建设高新区44家,其中:国家级高新区9家(分别是郑州、洛阳、安阳、平顶山、新乡、南阳、焦作、信阳、许昌,其中,信阳、许昌国家高新区2022年获批),数量居中部第2,全国第5;省级高新区35家,省级以上高新区实现了17个省辖市和济源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全覆盖;高新区集聚高新技术企业4037家,占全省的37.2%,科技型中小企业6863家,占全省的31.2%;郑州高新区智能仪器仪表产业、洛阳高新区轴承产业、南阳防爆装备制造产业、新乡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许昌智能电力装备制造产业等先后被科技部认定为创新型产业集群,我省创新型产业集群达到8个,且均位于高新区,高新区产业高端化发展趋势日渐明显,引领带动经济发展的能力持续提升,2018-2022年全省高新区GDP由5625.14亿元增长至7896.72亿元,年均增长率8.07%,展现出较强的发展活力和韧性。

  今年以来,省科技厅会同省直有关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有关工作部署,全力破解高新区在发展空间、法律地位等方面的制约,持续深化放权赋能,推动全省高新区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步伐。一是明确四至边界。积极推进开发区“整合、扩区、调规、改制”工作,会同省自然资源厅等省直相关部门指导高新区所在市县结合我省“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在城镇开发边界内科学确定高新区四至边界,切实破除发展空间瓶颈,四至边界划定成果已报请省政府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二是充分放权赋能。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的部署要求,会同省发改委等省直相关部门进一步理顺开发区与行政区管理,深化“三化三制”“管委会+公司”等改革,推动省市经济权限向开发区下放,实行投资项目承诺制、“一枚印章管审批”、“标准地”出让等,赋予高新区更大的发展自主权。三是推进开发区立法。开发区条例立法工作已列入今年省人大立法计划审议项目,我厅将配合省人大深入开展调研,加快开发区条例起草工作,争取条例尽快出台,将开发区发展中行之有效的普遍性政策、机制、制度等予以立法确认,使高新区真正实现履职“有法”,尽责“有据”。

  二、下步打算

  下一步,省科技厅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发区建设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高新区在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中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作用,坚持“优化布局、引领带动,对标先进、提级晋位”的发展思路,推动高新区率先实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增强高新区创新发展实力。以创建国家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打造国家创新高地为契机,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水平创新平台等在河南落地,提升我省创新策源与引领能力,引领带动高新区创新发展。引导支持各高新区完善企业创新积分制体系建设,有效撬动社会资源对企业进行精准支持。用好高新区考核评价“指挥棒”,实行优胜劣汰、动态管理机制,引导高新区持续晋位升级。总结自创区改革创新经验,对可复制的改革成果在高新区推广,构建以郑洛新自创区为核心、国家高新区为主体、省级高新区为支撑的梯次建设发展格局。

  二是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协同发改、教育、工信、财政等相关省直部门,集中优势资源、制定完善政策、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双一流高校、知名科研院所、创新型龙头企业等在高新区进行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支持引导高新区与省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加大合作力度,共建研发机构,协同创新发展,充分发挥高新区在我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中的先行军、排头兵作用,打造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策源地、主引擎。

  三是推进建设主体责任落实。支持引导地方政府落实高新区建设主体责任,在创新主体业培育、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引育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持续发力,培育壮大创新型产业集群,带动上下游协同发展,为高新区产业发展助力赋能,推进产业迈向中高端。鼓励支持我省高新区“走出去、引进来”,招大引强,广泛开展沟通交流,将省内外高端创新资源向高新区集聚,有效提升高新区创新发展实力。

  感谢您对全省科技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2023年7月10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河南省科学技术厅 0371-65990399

  联 系 人:程 艳

  邮政编码: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