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县科技
漯河市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省科技大会会议精神 聚力下足“十个功夫”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发布日期:2024-07-22 10:23 来源:漯河市科学技术局 阅读次数:

  近期,漯河市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科技大会会议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国家、省科技创新决策部署上来,对标国家、省工作要求,树牢全局视野,坚持靶向施策,强化责任担当,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这个“华山一条路”,及时研究对待漯河市贯彻落实意见,重点在十个方面“下足功夫”,不断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

  一在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上下功夫。锚定打造“创新之城”和全国食品创新高地、全国食品创新人才高地战略定位,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用好自身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精准选择方向和赛道,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营养健康、食药同源、未来食品三大主攻方向,推动产品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加快延链补链强链,打造全产业生态,推动食品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实现质的突破。依托氟硅新材料、超高压流体产业链、智能食品装备产业园、曙光智能化改造、颍川新型合金等项目载体,积极打造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增长引擎,努力在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上走在全省前列。

  二在发挥中原食品实验室龙头带动作用上下功夫。对标国家重大战略,围绕打造国家级创新平台目标,以全省、全国食品产业需求为导向,提升国家食品安全评估中心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漯河)合作实验室、肉类技术创新中心、庞国芳院士工作站等高能级研发平台运营水平,力争早日纳入国家实验室体系。建立完善前端市场发现机制,衔接实验室后端研发机制,全链条发掘“爆品”,推动发展“流量经济”。依托中原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围绕营养健康、食药同源、未来食品等研究方向,实质化转化塔格糖、特医食品等10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开辟“健字号”“药字号”等食品新领域、新赛道,推动一批新产品上市。

  三在打造全国食品创新人才高地上下功夫。全面落实高层次人才“六可选”政策和全国食品创新人才高地建设35条举措等人才政策,实行“柔性引科学家+刚性引团队”机制,探索“编制在省、研发在实验室、成果优先转化在漯河”新模式。围绕市产业发展现状和规划,聚焦重要创新人才、项目、平台,编制核心食品核心人才库和紧缺人才图谱,形成科技人才需求储备库。完善创新人才梯次培养体系,加快培养一批产业创新人才和专项人才。持续在省内外创新资源集聚地布局建立招才引智工作站,进一步深化“飞地引才”。

  四在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上下功夫。加快构建中原食品实验室、氟硅新材料产业研究院、贾湖文化研究会、双汇肉类技术创新中心、际华皮革皮鞋研究院为骨架,一批重点企业研发中心的“5+N”创新平台体系,推动创新平台技术、人才、资源交叉共享,打造全国食品创新高地。全面推进省食品科创园建设,打造智慧化数字化示范园区,优化完善新实验室大楼功能布局,推进仪器设备采购,加快各项软、硬件配套设施建设,年底前全部建成投用。围绕市主导特色产业,加强与国内外一流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合作,做强做大一批细分领域研发平台。招引知名企业来漯设立区域研发中心、创新中心等,实现重点企业高水平研发机构全覆盖。

  五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上下功夫。发挥“11+8”产业链分工合作、上下游关联、竞争协同等优势,引导市金大地、利通、中大恒源等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联合国内一流高校院所组成创新联合体,围绕产业链关键共性技术和产业化应用凝练课题、协同攻关,探索“链主”企业出题、高校院所和企业协同答题、政府立题支持的科研项目新模式。聚焦优势产业和重点产业集群发展需求,厘清产业链上下游缺失环节和薄弱链条,针对性招引和培育一批细分领域“创新龙头”“单项冠军”企业。支持沙澧高新区在全省层面进位提升,加快召陵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建成省级高新区,启动临颍县、郾城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创建并纳入省级培育库,全面提升县域创新能力。

  六在高效能科技成果转化上下功夫。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存量中试设施资源,发布细分产业领域中试设施项目及服务清单,推进全市中试基地仪器设备共享,布局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心、技术转移中心、标准认证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建立科技成果“边验证、边研发、边转化”的产业化和快速迭代机制,构建完善中试综合服务体系。争创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漯河分中心,提升省级食品加工、生物发酵与植物提取中试基地运行成效,深化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经开区)建设,依托省食品科创园区、临颍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第二批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全年完成技术合同登记额增长20%以上,总量达到30亿以上。

  七在研发投入研发活动全覆盖上下功夫。以财政科技投入为引导,强化企业科技创新投入主体地位,加快引进一批有高科技含量、有高层次人才、有高成长潜力、有社会资本关注的科技型企业。谋划实施各领域研发项目2600个以上,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3%。持续帮扶指导企业立项研发项目、建设研发机构、引育科技人才、开展产学研合作,力争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研发活动全覆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将研发投入水平作为企业享受各类创新政策、承担政府科技计划项目的重要参考。统筹用好“科技贷”,技术改造再贷款等科技金融政策,进一步释放创新潜力。

  八在高水平科研攻关上下功夫。实施高水平科研攻坚,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依托实验室等载体,凝练一流课题,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攻克和掌握一批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成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企业出题、实验室答题,围绕课题引人才、组团队,推出更多可转化、有前景的科研成果,推动就地就近转化。开展主导产业“迭代”攻关,重点围绕盐化工、生物医药、新材料、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谋划实施20个市级重大科技专项或“揭榜挂帅”项目。

  九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上下功夫。做优漯河食品工程职业大学及其优势学科,提升学校影响力和知名度,聘请有关院士、科学家担任名誉校长、执行校长;申报争取培养“硕士”资格,逐步把合作共建研究生院纳入食品工程大学管理。持续推进市医专、市职院“升本”工作,支持职院与河工大合作办学,完善相关办学条件,打造特色品牌专业。组织高校与产业园区结盟、学科团队与重点企业结对,通过双向培养、项目合作、联合攻关等方式,提升高校创新源头供给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依托沙澧智慧岛、省食品科创园,布局建设一批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双创载体建设。

  十在厚植一流创新生态上下功夫。优化提升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加强政策研究和设计,对标对表先进地区创新政策,着力构建覆盖创新创业全链条的政策体系。完善突出创新导向的评价制度,优化构建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创新评价体系。创新金融服务科技的方式和途径,综合运用各类适合科技型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金融产品和工具,构建“科技贷”“创业贷”“科技保险”等满足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需求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探索组建科创母基金,围绕市科技创新类项目和新兴产业链进行投资。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容错免责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勇于探索、宽容失败、合理容错的创新创业良好氛围,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创新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