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信息公开 > 提案公开
河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第546号建议及答复
发布日期:2024-09-12 18:16 来源:办公室 阅读次数:

河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专用纸

第 546 号

河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第546号建议及答复


关于提升产学研合作促进成果转化的建议


  一、基本情况

  鹤壁市按照“边建设、边运行、边探索”的思路,不断探索科研模式,全省唯一一家地市分院——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省科学院鹤壁分院)完成实体化运营,并成功聘任中科院院士戴金星为名誉院长;与省科学院共建的省墨子实验室获批建设,正在规划建设具备“技术研发+中试+成果转化”等三大功能的墨子实验室鹤壁基地;元昊新材料集团与河南大学教授、中原学者张治军合作共建的中原学者工作站获批建设,目前全市中原学者工作站达到3家。研究院、工作站等载体建设为成果转移转化奠定了基础。

  二、存在问题

  产学研合作较少。鹤壁市缺少高层次院校,在产学研合作上优势不足,本市企业与外地知名高校合作较少,成果转化动力不足。

  三、工作建议

  一是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原则。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也是技术的重要创造者和使用者,设立专业服务机构与成员小组,为企业牵线搭桥,引导企业成为产学研合作的主体,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二是引导选择合适的合作模式。产学研合作模式有很多,比如技术转让、技术开发、联合培养人才、共建研发机构或经济实体、共享科技资源等。

  三是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对口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对于一些产业性的重大技术课题,汇集一批优秀的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组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来进行完成,促进企业的科研水平,激发企业的创新兴趣。


豫科案〔2024〕82号                                                                                                                                            签发人:张 锐

                                                                                                                                                                            办理结果:A


对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

第546号建议的答复


陈妍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产学研合作促进成果转化的建议”(第546号建议)收悉,省科学技术厅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省科技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的决策部署,高标准谋划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为推动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创新动能。

  一、壮大创新主体,夯实转化基础。一是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近两年,联合财政厅通过中央引导地方专项,实施成果转移转化项目296项,带动投融资6.61亿元,促进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76.27亿元,培育在孵企业193家,支持高企、科小达527家。二是促进供需精准对接。常态化组织、举办高校院所与企业系列对接活动,近3年通过系列活动共吸纳省外6000余项先进技术成果在我省落地转化。三是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2023年落实专项资金3.31亿元用于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全覆盖和高企培育,全省共有17938家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金额达686.08亿元。十三五以来,企业占全省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的比重一直在95%以上,核心作用成效显著。

  二、深化改革创新,推广转化模式。一是持续完善政策体系。提请省人大、省委省政府修订、发布《河南省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条例》《关于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若干意见》等法规政策,会同省直相关部门联合印发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和单列管理改革实施方案,初步构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体系。二是主动探索试点改革。遴选18家省属高校、科研院所和省实验室作为试点,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和单列管理试点改革,累计赋权成果1600余项,牵引带动试点单位技术合同成交总额达到47.2亿元。三是推广高效转化模式。首批遴选发布“高速数据中心光互连芯片研发与产业化”等10个技术创新及产业化水平高、转化模式推广性强、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优秀典型案例,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效模式在全省推广应用。

  三、搭建平台载体,畅通转化链条。一是组建中试基地。命名建设50家省中试基地,在全国率先发布服务清单,先期建设的36家中试基地,转化科技成果651项,实现中试服务收入14.1亿元。二是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地。布局建设21家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首批10家示范区承担成果转移转化项目200余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229亿元,同比增长超3倍。三是培育转移转化机构。培育建设省级及以上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88家。2023年,示范机构组织成果推广、培训活动2700余次,挖掘技术需求2万余项,服务企业1.6万多家,促成合同成交额达111亿元。四是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云服务平台,畅通成果供需精准对接渠道,目前已入库科技成果6.5万余项,促成供需对接9100余项。

  结合您所提出的意见建议,下一步,省科技厅将持续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深化产学研合作,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一是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围绕河南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的科技创新需求,对平台、人才、资金等关键创新资源系统布局,为提升企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能夯实根基。支持引导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人才到省内企业担任“科技副总”,壮大企业高水平专业化成果转移转化人才队伍。二是加强成果转化平台载体支撑。提升中试基地运行绩效,实现我省“7+28+N”产业链群全覆盖。引导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心,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梗阻。建立健全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考核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铺设更加贯通的转化链条。三是促进产学研融通创新。引导科研院所、高校科技资源向企业开放,促进“产学研”融通创新,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畅通科技成果从校园走进企业、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从论文著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渠道,围绕全省产业布局,聚焦重点产业领域,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和产业化。

2024年7月29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河南省科学技术厅 0371- 86231502

  联系人:郭瑶

  邮政编码: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