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专用纸
第 715 号
附议代表签名
(代表单独提出建议的本页可不填写)
关于加大力度支持南阳市种业研发的建议
近年来,邓州市高度重视现代种业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重要指示精神,紧盯种子这个关键要害,实施种业科技创新、种业企业扶优、良种繁育能力提升等工程,加快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及推广,加强制种基地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积极培育“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企业,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相结合,提升现代种业发展水平。培育的“先麦”等系列农作物新品种,丰富了我国农作物品种资源和基因库,促进了新品种的更新换代步伐,在黄淮流域、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得到大面积示范推广;同时,通过良种繁育和与之相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为新品种的示范应用提供技术支撑,带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2023年,邓州市粮食播种面积330万亩,总产稳定在30亿斤左右;同时,秋粮产量增速创历史新高;展现了我省“南大门”的责任担当,为扛稳铸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作出了邓州贡献。
但由于邓州地处南阳盆地,是南北气候过渡带,气候条件独特,自然灾害频发,作物病虫害多发,外地品种到邓州大多“水土不服”、抗灾能力差,本地选育的品种“接地气”,更能适应当地气候,能够更好实现高产稳产。尤其是近几年,连续干旱和洪涝灾害对我市粮食生产提出了极大考验,对农作物品种特别是小麦品种要求更高,需要抗病、耐热、耐发芽、耐霉变的优质品种来适应我市独特的气候地理条件,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促进农业农村健康有序发展。
工作建议:省科技厅充分发挥省级资源优势,优化资源配置,设立省种业高质量发展专项基金,推动专项基金、科研经费、政府资金、社会资本、科研院校与邓州本土企业的支持和合作,利用邓州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地带的资源禀赋,进一步引进试验示范项目,支持种业企业、科研单位积累新材料、新品系等种质资源,进一步提高现有科研单位研发创新能力,促进研发推广双推进。力争产出一批高质量科研成果,实现抗病耐热品种研发和市场占有率上大的突破,推动南阳种业步入全国第一方阵。竭力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时的嘱托:“夏粮丰收了,全年经济就托底了,保证粮食安全,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从培育好种子做起,加强良种技术攻关,靠中国种子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豫科案〔2024〕24号 签发人:张 锐
办理结果:A
对省人大十四届二次会议
第715号建议的答复
曾伟代表:
您好!您和刘怀娥等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大力度支持南阳市种业研发的建议》已收悉。我厅商省财政厅认真进行了研究,结合工作实际,现将您的建议答复如下: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习近平总书记对种业振兴念兹在兹,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这为种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省科技厅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种业振兴行动方案》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助力种业强省建设。
一、全省种业创新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实施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提升种业创新能力。“十三五”以来,我省围绕种质创新、基因挖掘、育种技术、新品种选育、良种繁育等全产业链条,共立项支持重大科技专项、省重点研发专项、县(市)创新引导计划、科技攻关计划等省级科技计划项目310余项,争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0项,累计投入财政经费4亿多元,攻克了一批制约种业创新发展的关键技术。其中实施省重大科技专项29项、省重点研发专项23项,财政经费投入1.81万元;依托种业企业实施县(市)创新引导计划项目91项,财政经费投入5040万元。二是强化创新载体和平台建设,汇聚种业创新资源。组建神农种业实验室,推进崖州湾国家实验室河南实验基地建设,打造种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进全省种业科研资源集中布局至“中原农谷”。按照“一事一议”的形式高位推进中原农谷省级农高区建设;从重大科技创新项目、重大创新平台载体认定、对外科技合作、科技资源共建共享等方面,加大对生物育种中心建设的支持力度;推动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星创天地、科技企业孵化器、院士工作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创新载体和平台在种业创新领域建设布局。三是强化创新引领,梯次培养种业创新人才队伍。我省通过研究制定全省两院院士梯次培养计划,完善青年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开展“中原英才计划(育才系列)”,组织实施科技攻关、重大科技专项等科研项目,分阶段、分梯次开展人才培养工作。2023年,欧行奇、何松林等2人顺利当选中原学者,原玉香、周正富、张康逸、陈双臣、周琳、封洪强等人顺利当选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为种业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四是打好政策组合拳,强化种业企业培育。推动种业企业强化科技创新,截止目前,我省共有94家种业企业组建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依托李玉玲等中原学者在金苑种业等建设中原学者工作站,引育高水平种业科技人才向种业企业布局,提升企业研发实力和科技资源调动能力。积极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激励政策,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培育壮大种业科技型企业,全省种业领域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93家,新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700余家,实现了种业科技创新主体“质、量”双提升。
二、支持南阳市种业发展情况
一是以县市创新引导计划为抓手,为南阳市种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近五年,先后支持邓州市荣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承担“酿造高梁主导品种培育筛选与示范推广”、新野县裕康面业有限责任公司承担“优质强筋小麦伟隆169绿色高产种植与加工技术的示范和推广应用”、邓州昌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承担“南阳地区杂交小麦规模化制种技术研发与示范”等县市创新引导计划项目,推动南阳地区种业研发;二是推动省级平台建设,为南阳市种业发展提供平台支持。如依托南阳市新天地农业高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建设“河南省甘薯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南阳市农业科学院建设“河南省小麦赤霉病绿色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南阳农业职业学院建设“河南省特色作物组培快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平台建设推动产学研合作。三是持续开展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促进种业创新成果落地转化。结合产业发展需求,持续选派“河南省小麦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河南省强筋小麦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等科技特派员服务团,支持科技特派员围绕种质资源推广、配套栽培技术等,服务当地农户,解决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实施种业自主创新工程。按照既契合国家核心技术攻关方向,又凸显我省主要产业需求的原则,持续将种业创新纳入省重大科技专项、省重点研发专项项目指南,支持南阳市有条件的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牵头申报或参与项目实施,培育和应用一批抗病、耐热、耐发芽、耐霉变的优质新品种,巩固农作物育种优势,提升南阳市种业创新整体水平。
二是实施种业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工程。一体推进种业基地、神农种业实验室、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省级农高区建设,引导全省种业科研资源向“中原农谷”集聚。加快推进中原研究中心建设,力争通过搭平台、组队伍、聚资源、建基地,初步建成集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产业孵化、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支持南阳市和河南省农科院、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学院等相关产业科研基础良好的科研院所和高校深入交流、加快人才引进,实现资源共享,助推当地种业创新发展。
三是实施种业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引导鼓励南阳市创新种业龙头企业牵头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核心竞争力。支持种业创新龙头企业牵头,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组建的高能级创新联合体,开展联合攻关。支持符合条件的种业企业建设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深化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加速集聚,提升种业企业创新水平。
四是强化种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试点改革,全面开展职务科技成果单列试点改革,印发实施《河南省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加快释放激励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效应。拓展河南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功能,联合省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及省辖市等举办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对接活动,推进种业技术成果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持续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加速推进新品种推广,将科技成果送到农民手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智力支撑。
2024年6月24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河南省科学技术厅 0371-65908153
联系人:李锦辉
抄送:南阳市人大、政府(各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