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兰考蜜瓜遭遇根结线虫威胁,原阳水稻机插秧效率待提升,南阳观赏鱼养殖面临高温困境……河南省科技特派员团队如攻坚尖兵,在中原田野上展开科技与产业痛点的正面交锋。从土壤修复到智慧农业,从病虫害防治到产销创新,一系列“硬核”技术方案在田间地头落地,勾勒出科技兴农的鲜活图景。
兰考蜜瓜:药剂配方+综合方案破解线虫顽疾
6月15日,河南省科技特派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副研究员乔成奎联合多位植保专家,组建“联合攻关组”,深入兰考蜜瓜主产区,针对根结线虫“顽疾”开展全链条科技服务。
在三义寨乡丁圪垱村基地,试点使用含异硫氰酸烯丙酯药剂后,土壤线虫成虫及卵囊数量锐减92%,蜜瓜根部无新增病瘤,药剂配方和施用方案在单棚防控上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仪封镇基地是根结线虫爆发的典型重灾区,科技特派员采用“高温闷棚+生物菌剂”综合方案,即利用异硫氰酸烯丙酯的强渗透性进行土壤熏蒸,搭配枯草芽孢杆菌等生防菌剂修复土壤微生态,实现从“灭虫”到“改土灭虫”的防治转变。
此次攻关通过科研机构、企业、农户深度协同,让含生防菌剂的土壤修复技术落地见效,既破解了沙质土壤连作导致的线虫扩散难题,更打通了科技服务产业的“最后一公里”,为兰考蜜瓜产业健康发展提供规模化防治方案。
原阳水稻:“钵体育苗+机械插秧”提质增效
6月19—20日,河南省预制菜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深入原阳稻区,针对机插秧关键环节开展技术服务。其推广的“钵体育苗+机械插秧”集成模式展现四大优势:秧苗成活率较传统方式提升10%~15%,机械作业效率达人工20倍,亩均增产10%~15%,并适配北斗导航等智慧农业技术。
在秧田里,服务团专家针对钵苗机插的关键技术,强调“四精”操作规范:控秧龄25~30天、带药移栽防护、“有机肥+缓释肥”施肥、精准整地沉田。
在核心示范区内,30余个优良品种同步机插,通过严控移栽密度、深度等细节减少漏穴漂秧。该模式推动当地构建“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等“五化”发展体系,为“原阳大米”品牌升级夯实基础,为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助力。
南阳观赏鱼:双措并举攻克高温养殖难题
6月22日,河南观赏鱼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团长徐文彦教授联合省水产技术推广站专家共4人,赴南阳镇平县开展技术服务。
针对向寨村养殖户反映的“锦鲤鱼苗畸形率高”等问题,团队实地检测发现高温是主因。专家指出,孵化水温超25℃会导致鱼苗发育不良,建议通过遮阳、加注深井水等措施,将水温控制在20~25℃,确保4~6天孵化周期。
在大自在五彩锦鳞园,面对鱼苗患病情况,徐文彦教授现场诊断后提出防治方案:强调病毒性疾病垂直传播风险,要求严格水质管理和工具消毒,避免引入带病亲鱼;建议在亲鱼饲料中添加复合维生素增强免疫力,并现场讲解常见鱼病识别与科学用药方法,纠正养殖户用药误区。此次服务精准解决养殖痛点,为南阳观赏鱼产业健康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光山粳稻:分蘖期管理破解减产隐患
6月25日,由河南省科技特派员宋世枝研究员带队,袁红雨教授、彭波博士、张巧玉博士等组成的4人服务队,前往光山县晏河乡熊畈村、罗陈乡周湾村及大粮山家庭农场,开展水稻生产技术服务,助力优质粳稻分蘖期田间管理,省科技厅驻熊畈村工作队员邓涛陪同。
目前,三地优质粳稻均已完成栽插,整体栽插质量良好,株行距、基本苗达标。但宋世枝研究员指出,今年粳稻播、插期推迟,稻蓟马防治不及时,导致分蘖缓慢,或影响成穗率与抽穗期,给高产稳产带来风险。
针对这一情况,服务队给出管理建议:选用25%噻虫嗪防治稻蓟马;雨后追施分蘖肥,每亩7.5公斤;保持浅水灌溉。宋世枝强调,促进粳稻早分蘖、构建高质量群体,是实现高产稳产、保障安全齐穗的关键。
柘城辣椒:战高温防暴雨筑牢丰收线
6月16—18日,正值柘城朝天椒开花结果关键期,河南省辣椒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5名专家奔赴一线,针对高温、多雨等挑战“对症开方”。
在牛城乡辣椒小镇,面对防虫网内通风差导致的植株旺长,专家建议用矮壮素控旺,并提醒“暴雨前速挖排水沟,单生品种立即打杈”;万申合作社基地里,针对棉铃虫、病毒病等威胁,特派员列出精准药剂清单——1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甲维盐乳油、15%茚虫威悬浮剂等药剂治棉铃虫害,盐酸吗啉胍、吗胍·乙酸铜等药剂抗病毒,搭配叶面肥提升抗逆性;兰云合作社的套种辣椒田,专家强调“线椒早打杈、水肥要均衡”,并指导喷施肥预防辣椒出现弯曲果。
从田间管理到病虫害防治,服务团为3个基地制定10余条“硬核”措施,覆盖打杈、控旺、排涝、施肥全环节,用科技力量护航柘城辣椒稳产增收,助力“中国辣椒之乡”丰产提质。
淇县黄桃:直播团购破解滞销困局
今年,鹤壁淇县黄桃迎来丰收,却因市场遇冷陷入滞销困境。关键时刻,河南省辣椒黄桃栽培与深加工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主动作为,破解销售难题。
服务团团长陆宁海教授带领团队创新采用“抖音直播带货+线下团购”模式:通过抖音直播展示淇县黄桃种植过程,以直观方式展现产品品质优势;同时积极对接超市、学校等单位开展线下团购,成功推动河南科技学院、河南工学院等超1000人参与团购。
在服务团努力下,目前已帮助桃农销售上万斤黄桃。陆宁海表示,未来将推广“技术指导+销售联动”模式,探索黄桃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淇县科技局副局长王巧琴评价,该模式既解燃眉之急,又为产业长远发展提供新思路,值得推广。
从黄河滩区到豫南稻田,科技特派员以“一产业一方案”的精准服务,在河南广袤田野书写科技兴农答卷。科技特派员们不仅破解了当下生产难题,更通过“技术下沉+模式创新”构建起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让乡村振兴的根基在科技沃土中愈发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