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信息公开 > 提案公开
河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第454号建议及答复
发布日期:2025-08-05 17:18 来源:办公室 阅读次数:

河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专用纸

第 454 号


关于加强腐植酸技术研发打造我省农业科技核心竞争力的建议


  河南是中国粮仓,是农业大省。根据2024年数据,我省粮食播种面积16165.7万亩,粮食产量为6719.4万吨,小麦产量占全国26%、玉米产量占全国8.19%。国务院印发《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方案(2024-2030年)》,提出到2030年实现新增粮食千亿斤以上。土壤是粮食之本,土壤健康和地力是粮食安全的关键要素。

  对接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作为全国大型化肥生产企业,为了让农民种好每一块庄稼、养好每一块土地,我们投入重金搞矿源腐植酸研发。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目前,我们在资源效率、工艺升级和应用研发等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经过长期研究,我们惊奇的发现:腐植酸原料(风化煤、褐煤)丰富,通过活化,直接施用矿源腐植酸能够快速提升土壤有机质,具有固定土壤中重金属的作用。将其添加到化肥中,不仅能够促进作物生长,提高农产品品质,还可减少化肥用量10%-20%。国内外专家认为,矿源腐植酸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最好馈赠。我省农业在全国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建议:

  一是加大腐植酸科技研发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政府带动,联合企业搭建科技研发创新平台,开展腐植酸技术和应用成果交流活动,让我省腐植酸技术研发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二是政策引导腐植酸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推广。提高耕地质量,提升土壤有机质,促进农产品提质增效,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打造我省农业科技核心竞争力。


豫科案〔2025〕59号                                                                                                                                              签发人:张锐

                                                                                                                                                                              办理结果:A


对河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第454号建议的答复


张庆金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腐植酸技术研发打造我省农业科技核心竞争力的建议》收悉。该建议对矿源腐植酸产业所提的问题真实可信,对策建议务实可行,非常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我省农业科技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针对“加大腐植酸科技研发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等建议,结合我厅职能,经认真研究,提出以下答复意见:

  近年来,省科技厅着力组织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科技研发和创新,加强成果转化和推广,我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水平持续提高,为农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效的科技支撑。

  一是加强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按照既契合国家核心技术攻关方向,又凸显我省主要产业需求的原则,依靠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等涉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充分发挥神农种业实验室、中原食品实验室等农业科研平台的重要作用,统筹集聚省内外优势农业科技创新资源,着力加强技术攻关。鼓励优势单位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组织实施一批省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研发专项,加快研发与创新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及产品,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2025年度,支持河南农业大学承担“光-氧预氧化联合青霉MJ51降解义马褐煤产腐植酸的工艺条件与施用技术研究”和洛阳理工学院承担“腐植酸亲疏水调控及其对选冶废水中重金属污染物浮选去除的关键技术研究”等省级科技攻关项目。

  二是建设省级创新平台。我省已在土壤污染防控、监测与修复方向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2家,分别是依托河南农业大学建设的河南省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重点实验室、依托河南省济源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与河南大学建设的河南省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与修复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建成后,形成了完善的土壤和植物中重金属的全量及形态分析测试方法,建立了高效、准确的重金属元素消解方法和分析技术,开发了土壤低扰动修复材料的生产工艺,规范了重金属污染原位修复技术。建成河南省土壤重金属分析监测中心和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示范区域,完善修复材料中试实验平台,在全国推广成熟治理技术。这些省级重点实验室在促进我省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一步,我省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统筹科技资源,继续加大支持力度,推动农作物绿色高效生产关键技术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强农作物绿色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集成应用研究。凝练2025年省重点研发专项申报指南,拟将以下内容纳入指南:研发我省主要农业有害生物实时监测及预警技术,构建病虫草害实时监测与预警信息服务平台;研发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生态调控等农作物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高效精准对靶施药(或生防产品)技术和装备;集成构建精准、绿色、高效的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技术体系,实现农药减量增效。研发农作物养分链一体化管理和土壤地力提升技术,以及农作物秸秆肥料化、基质化、能源化、饲料化技术;研发节水灌溉、有机替代、水肥药一体化高效施用和平衡施肥新技术及智能装备,支撑农业生态环境改善、化肥减量增效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据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的原则,研发新型栽培模式和方法,集成构建农作物丰产高效精简绿色规模化生产技术体系,建立相应技术标准,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进一步提升粮食及整体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通过组织实施一批科技创新项目,力争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化肥减量增效和土壤改良技术创新。

  二是持续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持续深入实施《河南省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2025年面向全省省资助科技特派员800名以上,省资助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100个以上,举办科技特派员大讲堂线上公益直播培训,推动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持续助力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出台对优秀科技特派员支持政策,对优秀科技特派员申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实行绿色通道制度,引导更多的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一线,将科技成果送到农民手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三是全面开展河南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通知》(国发〔2022〕4号)要求,2025年实现对全省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土壤的“全面体检”,摸清土壤质量家底,查明我省土壤类型及分布规律,查清不同生态条件、不同利用类型土壤质量及其退化与障碍状况,摸清特色农产品产地土壤特征、耕地后备资源土壤质量、典型区域土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等。以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成果为基础,分析原因,提出治理修复对策,从源头解决制约我省耕地地力提升的根本问题。

  四是深入广泛宣传。利用广播电视、门户网站等主流媒体,以及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村内张贴标语等方式加强政策宣传,及时传达耕地保护新指示、新要求,让群众深入了解耕地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增强耕地保护责任意识。

2025年6月27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河南省科学技术厅 0371-65526018

  联系人:李永恩

  抄送:新乡市人大、政府(各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