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信息公开 > 提案公开
河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第619号建议及答复
发布日期:2025-08-06 10:15 来源:办公室 阅读次数:

河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专用纸

第 619 号


关于支持周口西华县与川汇区联合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的建议


  近年来,周口市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华山一条路”。在建设创新平台上,6个县区开发区创成省级高新区、数量位居全省第2,11个开发区创新中心全部建成投用,智慧岛入驻实验室、创新企业300余家,已成为引领全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培育创新主体上,周口市拥有创新型中小企业122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77家、瞪羚企业1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81.4%,科技创新成为广大企业的普遍共识、实际行动。

  作为全国5个户籍人口超千万的地级市之一,周口拥有1259万人口、1.19万平方公里市域面积,地处中西部地区连接东南沿海地区的关键地带,经济总量连续9年居全省第五位,积极培育了可降解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零部件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十大优势特色产业,是中国食品制造示范基地、河南省食品调味品出口基地、河南省纺织服饰出口基地、河南省制鞋产业出口基地。尤其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国家级高新区创建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西华与川汇区联合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更加积极主动。2024年9月11日,中国高新区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冲亚,专程到周口西华参加国家级高新区创建工作座谈会,就高新区创建政策进行了详细解读;市委、市政府明确表示举全市之力支持国家级高新区创建工作,市县(区)两级成立了国家级高新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西华与川汇区联合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的目标任务,切实将三大战略性主导产业之一的智能零部件制造作为主攻方向。

  早在2023年,西华经开区就已经列入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培育创建名单。近两年来,西华与川汇区智能零部件制造产业蓬勃发展,各项经济指标任务圆满完成。当前,西华与川汇区联合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条件已经成熟,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的5项核心任务成效显著。一是新增10家高新技术企业。在已完成两批6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工作的基础上,又与河南宏铎科技有限公司、河南鸿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安阳市江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郑州米音网络科技、郑州凯丹网络科技、河南磐捷企业管理公司等8家高企签订入驻协议,确保超额完成新增10家高新技术企业的目标任务。二是力争创建国家级孵化器1家,争创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或其他省级以上研发平台。西华县经开区现有国家级“无人机星创天地”1家,省级无人机科技孵化器1家、省级研发平台12家(其中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家)。目前,我们已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对现有的省级无人机科技孵化器进行辅导培育,推进省级孵化器升级为国家级孵化器。三是西华经开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9%。目前西华经开区初步核算完成工业增加值17.2亿元(同比增长16.3%),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37%,预计全年可超额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四是经开区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初步核算,西华经开区实现企业研发投入9583.2万元,营业收入87.2亿元,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1%,西华县继续加大企业智能化改造和研发活动全覆盖工,确保经开区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持续保持在1%以上。五是在年度综合考评中位列全省(区、市)开发区排名前1/3。2023年,西华经开区完成营业收入122.6亿元,位于全省开发区三档位次46名。2024年我们围绕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办法,成立工作专班,强化监测调度,主要指标均保持较快增长态势,预计在2024年综合考评中可位于全省前1/3位次。

  恳请省委、省政府对周口市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给予大力支持。一是协调省科技厅优先通过西华县省级高新区验收。二是支持西华与川汇区联合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真正让高新区成为引领全市创新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引擎。


豫科案〔2025〕37号                                                                                                                                            签发人:张 锐

                                                                                                                                                                              办理结果:A


关于对省人大十四届三次会议第619号建议的的办理意见


陶金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周口西华县与川汇区联合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的建议”的收悉,我厅高度重视,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我省高新区建设发展情况

  近年来,省科技厅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新区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要求,紧紧围绕高新区的战略定位,突出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持续推进全省高新区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创新,提质提速提效发展。截至目前,我省已先后培育建设高新区75家,其中国家高新区9家,数量居中部第2位,全国第5位;省级高新区42家,培育创建入库开发区24家,省级以上高新区实现省辖市全覆盖,初步构建起以郑洛新国家自创区为龙头、国家高新区为主体、省级高新区为支撑、培育创建开发区为后备库的培育建设体系。

  从创新资源加速集聚能力看,高新区汇聚了全省40%的高新技术企业、32%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对标国家实验室建设,相继启动运行嵩山、神农种业、黄河、龙门、关键金属等省实验室;依托高新区布局建设了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18家,占全省总数的47%。

  从提升产业创新发展能力看,我省积极助力高新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已形成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智能传感、生物医药、网络安全、智能制造、新材料等一批优势特色创新型产业集群。目前我省拥有的生物医药、先进钢铁材料制品制造、新能源汽车储能装置制造等8家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均分布于高新区,获批数量在全国并列第3。

  从增强引领示范带动能力看,在全省营业收入超400亿元或国家级的开发区中有45%是高新区,为稳住经济基本盘、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24年,郑洛新自创区核心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13.15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9.2%,引领带动全省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39.1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5.7%,展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根据工信部2024年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结果,我省9家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稳中有升,郑州、洛阳、新乡、平顶山、南阳5家高新区跻身全国高新区百强。

  二、周口国家高新区创建情况

  为进一步壮大我省国家高新区队伍,省科技厅坚持以升促建工作原则,有序推进周口国家高新区创建工作。一是按照省政府关于《周口市人民政府关于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请示》(周政文〔2023〕80号)批示要求,会同省直相关部门指导周口市起草编制了《周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战略规划(2023—2030)》《周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二是经周口市科技局会同市发展改革、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统计等部门推荐和相关专家审核论证,于2023年12月,将西华经开区纳入省级高新区培育创建序列,支持引导西华经开区对标省级高新区建设标准,在发展理念、建设路径、创新能力、产业发展等方面实现提升。三是经会同省发展改革、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统计等部门审查,于2024年5月提请省政府向国务院报送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周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请示》,该请示已由国务院批转工信部办理。四是多次组织周口赴工信部汇报对接周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工作,争取国家工作支持,加快推进国家高新区创建进程。

  三、下步打算

  接下来,省科技厅将按照国家高新区建设的有关要求,进一步支持引导周口市以国家高新区创建工作为抓手,加快优化整合周口高新区和西华经开区两个省级开发区创新发展资源,形成创建合力,争取在新一批国家高新区布局建设中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同时,加大对西华经开区创建省级高新区的指导力度,引导西华经开区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做实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全面提升创新发展实力,并会同省直相关部门适时组织开展省级高新区认定工作。

2025年6月19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河南省科学技术厅 0371-65990399

  联 系 人:李锦辉

  邮政编码: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