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来,河南多地遭遇持续高温干旱、病虫害突发、连续多雨等复杂农业生产挑战,玉米、芝麻、中药材、蔬菜、畜禽等作物和养殖产业面临严峻考验。面对多变的农业生产形势,全省各级科技特派员、服务团下沉一线,凭借专业技术精准施策,成为抗灾减灾、稳产保收的“硬核支撑”。
平舆县自7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后,高温少雨致芝麻在开花结蒴关键期出现落花落蕾、虫害频发,部分田块防治2~3次仍有虫害。7月29日,河南省芝麻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团长高桐梅带领专家团队赴基地调研,开出“精准药方”:推行早晚喷灌降温保墒,避免高温时段浇水或大水漫灌;喷施磷酸二氢钾、尿素等叶面肥补充营养;喷施诱抗剂、水杨酸等增强抗逆性;科学轮换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防治虫害。专家团队还免费提供农资并现场指导,为芝麻抗旱保产注入科技动能。
宜阳县樊村镇柴胡基地因罕见持续干旱,柴胡、射干等药材生长受阻,虽启用喷灌、滴灌仍面临挑战。7月18日,中药材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团长侯典云带领团队实地勘察后精准施策:推行早晚滴灌、微喷节水灌溉,严禁正午大水漫灌;暂停氮肥改施硼肥+磷酸二氢钾叶面肥,清除杂草减少水分消耗;推荐精喹禾灵等除草剂定向除草,最大限度降低杂草对水肥的争夺,全力保障中药材稳产。
襄城县畜牧养殖在七月高温炙烤下面临严峻考验,畜牧养殖科技特派员服务队7名专家深入肉牛养殖场与蛋鸭基地,为畜禽撑起“科技遮阳伞”。针对肉牛养殖,专家讲解疫病防控要点,指导饲料科学配比与环境优化;针对蛋鸭高温困境,采用“通风+湿帘”控温降氨,调整饲料配方增青绿饲料与维生素,强化疫苗接种与消毒筑牢生物安全网,确保畜牧产业平稳度夏。
开封市祥符区杜良镇常腰岗村因连续多雨天气导致茄子生产遇困。7月24日,村民姜刚风求助称茄子绿顶着色差,销售受阻。次日上午,河南省科技特派员高艳、许海生即刻赶赴基地排查。专家田间查看发现,茄子白飞虱虫害严重且有死棵现象,“绿顶”问题集中在门茄,结合用肥管理情况分析,确诊为幼果受蓟马危害所致。科技特派员当即开出“药方”:采用“烯啶・吡蚜酮+甲维盐+甲霜恶霉灵+磷酸二氢钾”叶面喷雾综合防治。针对农户中午打药的习惯,专家特别叮嘱需改在早晚施药,并建议打掉茄杈、摘除受害门茄,重点管护对茄及四门斗,有效缓解了阴雨天气下的作物危机。
虞城县闻集乡朱楼村紫苏田7月30日凌晨突发大面积虫害,叶片被啃噬得千疮百孔,村民多次施药仍难遏制。村支书紧急求助科技特派员利金站,利金站即刻赶赴现场并在工作群发出紧急求助,省、市、县三级专家群策群力,最终选定多杀菌素与甲氧虫酰肼搭配、氯虫苯甲酰胺与除虫脲协同等特效方案。利金站连夜组织购药,制定人工与飞防结合的分片喷药计划,至8月1日清晨,害虫成批死亡,虫害得到有效控制,紫苏田重现生机。
淇县夏玉米进入产量形成关键期时,部分田块遭玉米螟、棉铃虫等钻蛀性害虫侵害,叶片受损影响光合作用,另有地块因除草剂使用不当出现药害,植株生长迟缓。科技特派员马庆周团队预警高温高湿下玉米锈病、大小斑病风险,制定科学方案:虫害采用“高效氯氟氰菊酯+甲维盐”复配药剂喷喇叭口,建议无人机统防;病害提前喷施苯醚甲环唑并清理病残体;药害通过芸苔素内酯叶面肥结合磷钾肥促恢复。专家现场开设“流动课堂”,让种植户李文周感慨:“学会看虫情苗情科学管理,丰收更有底气了!”
从抗旱保苗到雨涝应对,从虫害防控到作物救治,从田间种植到畜禽养殖,科技特派员始终扎根生产一线,以专业技术精准化解农业风险,让农户在自然灾害面前不再手足无措,为河南农业稳产增收筑牢了坚实的科技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