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科研诚信建设部署要求,三门峡市科技局以“建体系、强监管、育文化”为主线,通过信息归集共享、信用核查机制与诚信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创新构建起覆盖科技研发全生命周期的诚信治理体系,持续擦亮科技创新“金名片”。
一是数据赋能,筑牢信用监管“数字底座”。市科技局严格落实科技研发信息归集要求,动态归集实验室建设、高企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政府资金扶持等4大类关键信息617条,构建起纵横贯通、实时更新的“信用数据网”,为精准监管、风险预警和科学决策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二是靶向治理,织密失信惩戒“高压电网”。坚持“无信用、不立项”原则,将诚信审查嵌入项目申报、平台创建等关键环节,实施“信用前置核查+一票否决”制度。截至目前,已对3批次160家企业开展信用筛查,对严重失信主体坚决亮出“红牌”,取消其项目申报及政策享受资格;在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申报中践行诚信承诺,建立科研活动全周期诚信档案;联动发改、财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实现跨部门信息共享、联合惩戒闭环管理,让失信者“一处失信、寸步难行”。三是价值引领,涵养创新生态“源头活水”。坚持教育先行、文化铸魂,通过专题培训、案例警示、政策宣讲等多种形式,面向创新主体常态化开展科研诚信教育,营造风清气正的科技创新环境。在高企培育、中小企业评价等工作中,突出“诚信是创新生命线”的价值导向,引导企业将诚信要求内化为管理规范、外化为自觉行动。2024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至184家,同比增长12.2%;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达319家,同比增长10.4%。诚信建设与科技创新实现同频共振、良性互动。
下一步,三门峡市科技局将锚定全年目标任务,在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等高端平台申报中加大诚信评估权重,以制度创新保障科技创新“倍增效应”加速释放,通过系统构建“承诺—归集—评价—应用”闭环管理体系,为全市科技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诚信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