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县科技
三门峡市科技局荣记公务员集体三等功
发布日期:2025-09-05 08:53 来源:三门峡市科学技术局 阅读次数:

  近期,三门峡市委、市政府印发通知,三门峡市科学技术局被授予“公务员集体三等功”奖励。这一荣誉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对全市科技创新工作成效的充分肯定,更是对全市科技系统全体干部职工锐意进取、担当实干精神的高度褒奖。

  一、坚持政治引领,在服务大局中把准方向、扛牢责任

  一是强化理论武装,把准政治方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不断提升干部职工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二是聚焦战略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聚焦“两高四着力”,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关键金属、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资源型城市向创新型城市转型。三是主动融入大局,服务区域发展。将科技工作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等重大国家战略,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制定出台《三门峡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和一流创新生态建设规划》《三门峡市进一步激发人才和科技新动能引领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等一批契合实际、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

  二、聚焦核心职能,在攻坚克难中展现担当、锐意创新

  一是持续引导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实现连年攀升。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高标准实施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财税政策,引导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从2021年的1.98%连年攀升至2023年2.67%,首次超越全国水平,连续四年保持在全省第一梯队。二是扎实开展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活动。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精准对接、狠抓落实,全力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工作落实落细。2024年度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四有”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81.59%,居全省第6,综合考评居全省第3,继2023年后,再次荣获河南省专项奖补资金300万元。三是强力推动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有各级创新平台835个,省级及以上创新平台190个,基本建成覆盖全市主导产业集群的创新平台体系。其中,中原学者工作站获批11家,省级中试基地获批4家,数量均位居全省第一梯队。推动建成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超纯矿物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国宝武三门峡铝基新材料研发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其中,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已落地中试及产业化项目8个,实验室首个科技成果“无氨氮钼冶金新技术”落地转化,转让金额6000万元。四是加强产业共性技术攻关。围绕全市“8+6”产业集群、12条重点产业链,“十四五”期间已立项省重大科技专项1项、省“揭榜挂帅”项目2项、省重点研发专项3项、省科技攻关项目24项、省软科学项目13项;组织实施市级重大科技专项31项、科技攻关项目307项、软科学项目160项,助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五是持续强化创新主体培育。完善“创新龙头企业—瞪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184家、319家,3家企业成功入选河南省创新龙头企业。

  三、锤炼过硬作风,在务实奉献中锻造队伍、树立形象

  一是强化机关建设,夯实组织基础。积极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机关建设,定期开展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提升干部职工综合素质。强化内部管理,优化办公流程,营造运转协调、规范高效的工作环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干部职工归属感和凝聚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扎实的科技管理队伍。二是完善制度机制,提升工作效能。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体系,修订完善项目管理、资金使用、内部监督等规章制度,实现以制度管人、按程序办事。强化考核激励,将工作实绩与评先评优、职级晋升挂钩,激发干事热情。推行重点工作台账管理和动态督查机制,确保各项任务定人、定时、定标,高效推进。三是聚焦服务实效,树立良好形象。坚持将作风转变体现在工作实际中,依托科技服务综合体平台,持续优化科技领域营商环境。在政策宣讲、项目申报、技术攻关、科学普及等方面,力求响应迅速、服务精准、成效可见。通过扎实业绩和务实作风,赢得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及社会公众的广泛信任与认可,全面提升科技治理现代化水平。

  下一步,三门峡市科技局将继续坚持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创新的举措,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关于科技创新的各项决策部署,全力构建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创新生态,为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三门峡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