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农户科学种植水平,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近日,我省科技特派员深入田间、果园、大棚,围绕农户需求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发挥专业优势,为农户送上实用的技术帮扶,以技术赋能、智力支撑破解乡村发展难题,为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注入科技活力。
三门峡:为南坡村柴胡种植“把脉支招”
9月2日,陕州区硖石乡南坡村的柴胡种植田里来了一批“特殊客人”——三门峡市中药材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副团长韩飞以及管中才、牛占亚等人,他们带着专业技术深入田间地头,为村里刚起步的柴胡种植产业解难题、送指导。
当下,南坡村播种柴胡刚满一个月,科技特派员们一到田间就细致查看情况,很快发现一些关键问题:地表未做遮阴覆盖,雨水冲刷导致部分地块板结,需及时补种;柴胡正常出苗要3个月,周期偏长需优化;眼下秋季雨多,杂草已开始泛滥。针对这些痛点,科技特派员张俊峡现场给出技术方案,重点讲解后期杂草清除、出苗养护的实操方法,手把手教农户科学管理。
“您看这种子是不是真的?饱满度够不够?”种植户拿出留存的柴胡种子请教,科技特派员们立刻围拢过来,从外观、硬度、光泽等方面演示鉴别技巧,耐心解答疑问,让农户心里有了底。“有专家上门指导,咱种柴胡更有信心了!”农户们笑着说。此次科技服务,不仅为南坡村柴胡种植解决了当下难题,更为后续产业发展筑牢技术根基。下一步,服务团将持续跟踪帮扶,助力南坡村把“小柴胡”种成带动村民增收的“大产业”。
南阳:精准指导金银花抗旱采收与田间管理
针对日前持续干旱天气对金银花生产的影响,河南省中药材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团长、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育种技术岗位专家余永亮研究员带领团队成员陈培育、杨红旗、阴志刚、曹双等一行6人,深入淅川县开展金银花种植技术专项服务活动,为金银花采收贮藏和田间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在福森中药材种植基地,专家团观察到基地种植规模大,但面临用工紧缺、采收成本高等问题。针对这一现状,专家建议推广机械化采收与人工采收相结合的方式,引入轻简化采收设备,降低人工依赖;同时,建议在干旱条件下实施滴灌、微喷等节水灌溉措施,加强土壤保墒管理,减少水分蒸发。此外,专家还强调应科学调整采收时间,避免高温时段作业,并优化烘干工艺,提升金银花品质和贮藏稳定性。
此次技术服务活动有效解决了金银花在干旱条件下的管理难点,提升了种植企业和农户的抗旱减灾能力,为淅川县金银花产业稳健发展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服务团表示,下一步将继续跟踪服务,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助力乡村振兴与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濮阳:为白玉菇生产筑牢安全防线
近段时间,濮阳市科丰生物白玉菇养菌车间频繁出现杂菌感染现象,愁坏了公司负责人,为查清污染源,有效解决养菌房污染问题,9月2日,科技特派员王运杰、程瑞芳、刘秋梅联合进企开展污染源排查追踪、技术指导。
通过深入调研,科技特派员查明污染原因,并向公司负责人给出具体技术指导,并强调要重视菌袋的感染情况,建议工厂对有关菌种的使用,一定要坚持“有疑必舍”原则,同时还应做好生产记录和安全排查工作,以便问题出现时能够及时的追根溯源,有效控制不良问题的发生。在科技特派员的专业指导下,企业将进行系统整改,进一步优化养菌车间的生产环境,有效控制杂菌感染问题,提升菌袋成品质量,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改善不仅解决了当前的生产难题,更形成了可复制的技术管理经验。
商丘:助力绿色食品管理提质增效
虞城县建丰家庭农场的苹果和金土地种植合作社的葡萄是经农业农村部认证的绿色食品,为保障虞城县绿色食品稳产优产,河南省科技特派员张红英深入该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围绕当前果树生长期关键管理技术开展“点对点”“一对一”现场指导,解决农场和合作社在绿色标准化生产中遇到的难题。
在虞城县建丰家庭农场的苹果园里,科技特派员张红英仔细查看果树生长、叶片状态及坐果情况,不时用手拨开枝叶,向农场负责人询问近期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日常操作。针对果树管理中存在果子不均匀、病虫害的问题,科技特派员提出解决方案:一是科学疏果,按照“留优去劣、合理间距”原则,尽快疏除病果、小果,保证每枝保留1~2个健壮果,避免养分浪费;二是精准水肥,结合近期天气,追施高磷钾复合肥,搭配叶面喷施钙肥,增强果实抗逆性;三是绿色防虫,推荐使用生物农药与物理诱捕器结合的方式,防治蚜虫、红蜘蛛等常见害虫,减少化学农药残留。
“我们都是凭老经验、老办法管理果树,有时候果子结得多但品质上不去。现在特派员到园里手把手教,我们对绿色食品的管理也更明白了!”宋师傅看着挂满枝头的苹果,脸上满是信心。下一步,科技特派员将持续聚焦农户需求,常态化开展技术指导、培训等服务,帮助更多家庭农场、种植户提升管理水平,推动当地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许昌:开展朝天椒应急技术服务
近日,河南省小麦辣椒套种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一行在团长姚秋菊研究员带领下,深入鄢陵县马栏镇大路庄村和只乐镇寺东张村的辣椒种植基地,实地考察朝天椒后期生长情况。
深入田间,服务团发现因受近期连续阴雨天气的影响,部分早熟果实经雨水淋湿后出现腐烂,同时烟粉虱和甜菜夜蛾等病虫危害较为严重,已直接影响辣椒的产量和品质。针对这些问题,服务团专家提出了具体的管理意见。同时特别提醒农户,当前正值辣椒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务必加强后期田间管理,及时采取排水防病、科学用药、适时采收等综合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病虫害和不良天气造成的损失,切实保障辣椒的品质和产量,确保获得更好的种植收益。接下来,服务团将持续关注农户需求,秉承服务三农宗旨,以科技力量助力辣椒丰产丰收。
开封:精准指导高油酸花生田间管理
9月1日,来自祥符区农科所的科技特派员张云鹏、徐林、仇泽清联合河南省花生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一行,前往祥符区半坡店高油酸花生基地进行田间调查和技术指导。
经查看,示范基地花生整体长势良好,但部分花生田块出现叶斑病和果腐病;个别田块出现早衰症状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服务团及时与示范基地对接发布农事提醒,提醒广大种植户及时查看花生生长状况,加强田间管理。科技特派员提出:针对花生生育后期的叶斑病、果腐病,建议种植户及时喷施复配药剂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或戊唑醇+肟菌脂;针对花生脱肥早衰症状,可采用叶面喷施1%~2%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肥,弥补后期供肥不足,以延长顶叶功能期,提高花生的产量和质量;针对花生生育后期遇干旱,要及时浇水,以保根保叶,提高饱果率。任丽研究员还特别提醒种植户,根据天气预报的降雨情况,应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尽快消除渍涝,并及时做好花生田间杂草清理等农事操作。
从柴胡、金银花、白玉菇、辣椒到高油酸花生,我省科技特派员结合当地特色农作物特点,引入先进种植技术,推广绿色生产模式,通过开展科技培训、提供技术指导,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提升农业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在科技特派员的助力下,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切实将科技服务转化为助力乡村产业发展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