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围绕“十大战略”推出一批变革性、牵引性、标志性举措,确保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落实见效。河南新闻联播今起推出系列报道——《“十大战略”这一年》,全面展现一年来河南在“十大战略”推进中取得的成就和亮点,展示全省人民坚定信心、奋勇争先的生动实践。“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是 “十大战略”之首,您看,这是2021年全省研发经费的投入,突破1000亿元大关。2022年前7个月,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620.8亿元,超过2021年全年的成交额。数字接连攀高,勾勒出中原大省加速推进创新驱动的坚实足迹,河南点燃创新引擎,加速推动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
记者 陈贞君:我是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陈贞君,我现在是在中原农谷的核心创新平台——神农种业实验室分子设计育种中心,大家都知道种子是农业的芯片,那么决定一粒种子是好是坏最根本的那就是基因了。今天小麦团队的科研工作者正在对小麦种子材料进行优异基因挖掘工作。
神农种业实验室科研骨干 副研究员 全国首批神农英才获得者 周正富:很明显的就是我们的实验环境好了很多,打破了过去以团队为为核心的这种单兵作战开展科研的方式,形成了一个模块化的管理,不仅是在仪器上共享了,它的技术方面促进了人员的内部技术方面的一个高效快速的应用。
刚运行一年多的神农种业实验室,已经组建了小麦、玉米、花生、棉花、芝麻、畜禽等6支核心研发团队,发掘到了3个优异新基因,育成了4个小麦新品种。
小麦、玉米、花生、芝麻、棉花等品种选育居全国领先水平,花生和芝麻远缘杂交育种国际领先,助力“中国碗”盛满更多“优质粮”。2022年粮食总产量为1357.87亿斤,比上年增长3.7%。良种良法的使用,夏粮单产创历史新高,亩产达到447.25公斤,比全国夏粮平均亩产高出20.7%。2022年前三季度,河南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539.94亿元,增长4.7%。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 张新友:成果的顶天立地,科技的自立自强,种源的自主可控,让中国的田野里种上更多的河南种子,让国人的饭碗中装上更多的河南的粮食,这是我们实验室努力的方向。
舞龙头,带全局。抓关键,布大棋。2022年以来,河南加快推进省级实验室体系的重构重塑:挂牌运行7家省级实验室,新组建6个研究所、15个省级产业研究院,形成以实验室为核心、优质高端创新资源协同创新的新格局。一年间,硬岩掘进机、光互连芯片取得关键性成果;神舟飞船、航空母舰、蛟龙号、高铁等“大国重器”上,“河南队”的身影也日渐亮眼。岁末年初,宇通客车新能源客车订单源源不断,这批电动客车马上要交付东北地区一家客户。
宇通客车技术中心 研发项目经理 张鑫:截至2022年底,基于宇通新能源技术,先后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纯电动系统和燃料电池动力系统,解决了我国客车长期存在的“有车无心(动力系统)”、“有心无脑(整车控制系统)”问题。
在河南省,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已成为全省创新驱动的重大任务,到2022年底覆盖率达到51.83%。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 徐彬:2022年大力实施创新龙头企业树标引领行动、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遴选创新龙头企业116家、“瞪羚”企业104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1万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达到了2.2万家,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一年间,河南建成运行的8家省实验室,均由“两院”院士担纲主任。实施人才招引和培育计划,建立灵活开放高效的人才引育激励机制,按照“首席科学家+学术带头人+中青年科研骨干”的人才队伍梯次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河南的科技创新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 厅长 陈向平:针对省重点实验室,重点的科研院所来一事一议,重点引进关键的人才,不惜血本,不惜下大力气,一事一议,一人一策的来引进,以解决我省在高端人才这方面的紧缺现象。同时,解决好人才的这个全流程的服务,从医疗,教育,服务等方面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
2023年,河南将继续争取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国家大科学装置、重大原创性成果实现突破性进展,科技基础能力明显提升,国家创新高地建设迈上新的台阶。全年研发经费增速达到17%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900亿元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00家以上,新增省级创新平台400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