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种植户 这份花生播种前技术指南请收好!
发布日期:2024-05-27 11:23 来源:河南省花生绿色生产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整理编写
当前,河南夏花生到了备播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服务好我省花生种植,河南省花生绿色生产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整理编写了这份花生播种技术指南,以期指导广大花生种植户做好备播和播种工作,为丰产增收打好基础。
一、选种、剥壳
选用优良品种,优化品种布局。根据市场导向和生产需求,合理选择增产潜力大的高油、高油酸、高蛋白优质专用品种。也可根据当地病虫害种类和发生特点,种植适合当地的高产、优质、抗病虫品种。如花生青枯病发生严重区,选种高抗青枯病的远杂9102、中花6号等;叶斑病和根腐病严重区,可选种豫花22号和豫花23号等。
在剥壳方面,注意破损率和剥壳时间。不少农户购买种子时都带壳。在剥壳方式上,有人工剥壳和机器剥壳,不论采用哪种,都要注意破损率,尤其要特别注意机器剥壳时的破损率。在剥壳时间上,不宜过早,提前2~3天剥壳即可。剥壳完毕后,要对花生进行选种,挑选剔除小粒、秕粒、破碎粒、发霉等劣质种子,以免影响正常出苗。
二、适当晒种
在播种花生前,要对种子进行适当晾晒,目的是增强种皮的透性,提高种子吸水吸肥的能力,增加种子的活性,提高花生的出芽率。晒种过程中需注意两点:第一点,不要暴晒,比如在30℃以上高温天气下要禁止太阳下直晒暴晒,以免晒伤种子,导致烂种不出苗;第二点,不要直接在水泥地、柏油路上直接晾晒,以免烫伤种子,影响发芽率。
三、杀虫杀菌一体化种子处理
采用杀虫剂与杀菌剂混合拌种,或种子包衣防治花生地下害虫、土传和种传病害以及部分苗期病虫。蛴螬发生严重地块,可用48%噻虫胺种子处理悬浮剂(250~500毫升/100千克种子)进行种子包衣,或用16%阿维·毒死蜱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2000~3333毫升/100千克种子)进行拌种;花生根腐病发生严重地块,可选用0.3%四霉素水剂(130~160毫升/100千克种子)拌种;花生根茎腐病、白绢病、蚜虫、蛴螬等混合发生严重田块,用25%噻虫·咯·霜灵悬浮种衣剂(300~700毫升/100千克种子)、38%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288~432克/100千克种子)、35%噻虫·福·萎锈悬浮种衣剂(500~570毫升/100千克种子)、11%咯菌腈·噻虫胺·噻呋种子处理悬浮剂等进行种子包衣,或30%吡·萎·福美双种子处理悬浮剂(667~1000毫升/100千克种子)、27%精甲霜灵·噻虫胺·咪鲜胺铜盐悬浮种衣剂(1.5~2千克药浆/100千克种子)进行拌种。
四、深耕深翻,改良土壤
连续旋耕2~3年后,在花生种植前或收获后深翻30~35厘米,降低田间病虫基数。花生冠腐病、茎腐病、根腐病、青枯病、白绢病和果腐病等土传病害严重发生区,宜每1~2年在花生收获后或种植前深翻一次,减少侵染源。深耕好处是平衡调节养分,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深压病菌虫卵,减轻病虫害发生。
根据土壤肥力,每亩施用复合肥40~50千克;连作土壤可增施生物菌肥1~3千克或土壤改良剂30~50千克。防治果腐病,宜根据土壤酸碱性在耕地前每亩撒施20~30千克生石灰或石膏对土壤消毒并补充钙肥;蛴螬发生较重的地区或田块,每亩施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0.5千克加200亿孢子/克卵孢白僵菌粉剂0.5千克。
五、适期播种,足墒下种
露地春花生适播期为4月25日至5月10日,注意高油酸花生品种应适当晚播,避免倒春寒影响花生出苗。麦套花生要在小麦收获前15天左右播种,麦后夏花生要抢时早播。
适播期内要抢墒播种,做到有墒不等时,时到不等墒。春花生和麦后夏花生要灌溉后整地或趁墒播种;麦套花生结合浇小麦灌浆水进行造墒播种。墒情不足又来不及造墒,可先适期播种,播种后浇蒙头水,保证出苗期水分供应。
六、起垄栽培,合理密植
春播和夏直播宜采用机械起垄种植。一垄双行,垄高12~15厘米,垄宽75~80厘米,垄面宽45~50厘米,垄上行距25~30厘米,播种行至垄面边距≥10厘米。春播每亩种植密度9000~11000穴;麦垄套种每亩种植密度11000~12000穴;夏直播每亩种植密度12000~13000穴。每穴2粒,播种深度3~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