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三夏”农业生产 科技特派员在行动
发布日期:2024-06-04 10:48 来源:
为切实解决“三夏”期间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全力做好“三夏”生产技术指导服务工作,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5月23日,河南省小麦专家指导组成员、河南省科技特派员、信阳市农科院陈金平研究员,联合河南省科技特派员毛瑞玲、闻三峡、何伟、熊伟等一行组成服务队,先后深入赵集镇廖庄村、新里镇王角村、谷堆乡栗园村、王家岗乡杨庄村等地,开展“三夏”生产技术指导和服务,现场解答群众在生产中遇到的难题,深受广大干群欢迎。
在赵集镇廖庄村,科技特派员陈金平介绍道,近日来,淮滨县小麦持续遭受“干热风”的侵袭,植株蒸发量大,体内水分失衡,籽粒灌浆受到抑制,造成了小麦提早成熟,粒重略有下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麦产量。为有效预防干热风,应在来年做好如下管理措施:一是适时浇足灌浆水。一般在麦收前2~3周进行浇灌,如生长前期干旱少雨,则应早浇灌浆水。二是适时开展“一喷三防”。可在小麦孕穗、抽穗扬花期或灌浆期,喷施磷酸二氢钾、硼肥、锌肥和萘乙酸,增强小麦抗干热风能力,提高籽粒饱满度,实现小麦稳产高产。
当前,正值麦收关键时期,在技术指导服务中,科技特派员毛瑞玲提醒广大群众要及时关注天气预报,抓紧时间进行抢收,避免因连续阴雨造成穗粒发芽和烂场雨等问题,以减少损失,确保颗粒归仓。针对小麦倒伏的地块,闻三峡建议可适当降低割台高度,降低收获机作业速度,减少收获时的损失。何伟指出收获后的小麦因籽粒含水率高,要充分利用田间道路、非主干道公路、广场和平房屋顶等闲置场地,及时进行晾晒或利用烘干塔烘干,防止小麦发霉变质。熊伟提醒农户要密切关注气象预报,防范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对机收带来的不利影响,做好麦收及夏播准备工作,随后他还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与技术指导。
科技特派员们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科技服务,以实际行动助力“三夏”农业生产。通过开展科技培训、田间现场指导等多种方式,围绕小麦夏收、水稻直播、大田移栽、秋播作物品种选择、整地施肥及花生、玉米播种等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详细讲解,并对农民提出的生产技术难题逐一解答,为农民带来了“及时雨”,解决了群众在“三夏”生产过程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及时提供了精准、优质的技术服务,切实护航“三夏”农业生产,为乡村振兴贡献科技特派员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