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工作网欢迎您!

河南省科技特派员为农户科学抗灾减灾“支招”

发布日期:2024-08-12 09:44 来源:


  “对有商品价值的三樱椒,要及时抢摘青椒上市,减少损失,增加收入;减少植株养分消耗,叶面喷施细胞活动剂和生根剂,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及时摘除下部老叶、病叶和残枝,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并散墒……”7月18日至26日,河南省科技特派员、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中心研究员段敬杰一行在柘城县田间地头指导农户抗灾减灾。

  在田间地头,由段敬杰、赵金伟、屈哲、皇雅领、张振坤、陈增杰一行组成的科技特派员服务队,每到一处,便仔细观察,耐心指导。

  段敬杰指出,在降水停止后,田间有积水的应及时排出,降低地下水位,加速表土干燥,减少根系受损,以防止对三樱椒造成不可逆的伤害,保证三樱椒正常生长。针对受灾较轻、不会造成植株死亡的椒田,段敬杰强调,应尽快进行放墒管理。这些地块主要包括田间无积水或已经排出积水的田块,建议每隔10~15米挖一条深1米、宽度以挖掘工具而定的控水沥水排涝沟,降低田间渍水度。

图片

  暴雨过后,田间肥料流失较严重,同时三樱椒根系受淹后活力下降,吸收肥水能力降低。对此,屈哲表示,要及时进行叶面及根际追肥。他建议叶面喷施叶丰、磷酸二氢钾、植物免疫蛋白、碧护、叶面宝等补充营养,每5~7天喷1次,连喷2~3次,增强三樱椒抗逆能力,促进其快速恢复生长发育;在土壤适耕期内,也可根际追施氮磷钾三元素水溶肥(20-20-20)10千克。

  一般情况下,大雨过后空气和土壤湿度大,根系出现缺氧现象,会导致植株免疫力下降,且高温高湿环境有助于部分病原微生物快速滋生,极易造成三樱椒真菌、细菌、病毒混合感染。对此,皇雅领、陈增杰、李春领均表示,要提前做好疫病、根腐病、枯萎病、病毒病、炭疽病、疮痂病等病害的防治工作。他们强调,雨停以后,可全田喷施一遍广谱性杀菌剂,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0%噁霉灵·乙蒜素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0%噻菌铜悬浮剂1500倍液,或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可同时选择喷施碧护、奈乙酸或生根剂,对促进植株恢复正常生长发育效果良好,3天后再用1次。

  阴雨天气,椒田易发生叶蝉、白粉虱、蚜虫、蓟马、甜菜夜蛾、菜青虫等害虫。张振坤指出,可叶面喷施5%高氯·甲维盐水乳剂1500倍液,或22%螺虫乙酯·噻虫林悬浮剂800倍液,或25%多曲古霉素悬浮剂600倍液等进行防控。

图片

  对于涝灾严重,三樱椒植株淹水20小时以上,拔出植株可以嗅出根系有酸臭味,已明显出现死亡迹象的椒田,段敬杰指出,在不影响冬小麦种植的前提下,可及时改种青储饲料玉米、绿豆等作物,或白萝卜、胡萝卜、白菜、甘蓝、耐热菠菜、奶油白菜、上海青等短季节叶类蔬菜,以实现减损与增收。

  段敬杰一行还与柘城县科工信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专家合作制订了《柘城县秋作物涝灾农田管理与改种技术意见》,将受灾地块细分为轻微、较重、严重、绝收四个等级,针对不同情况提出了科学的抗灾减灾技术措施。

  “我们县遭遇几十年没见的大暴雨,农作物受灾严重,我们心急如焚,不知道如何是好。科技特派员来指导了,我们知道应该如何抗灾减灾了!”柘城县农福源种养殖合作社负责人、三樱椒种植大户王瑞东说。

  柘城县科工信局局长王威表示,此次行动充分体现了河南省科技特派员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对农业安全生产的指导作用和应急服务能力,用科技力量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目前,受灾地区的农业生产正逐步恢复,科技特派员为稳定市场供应和保障农民收益,作出了积极贡献。

Copyright ©2020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 版权所有 豫ICP备160306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