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科技特派员开展夏玉米精准灾后补救技术服务
发布日期:2024-08-12 10:06 来源:
近期,豫北地区长期处于阴雨寡照、高温高湿、大风暴雨等异常天气,给夏玉米中期健壮生长带来倒伏倒折、杂草丛生、病虫繁殖代数多、花期不协调等不利影响。玉米此时正处于抽雄散粉期,也是玉米茎秆对外界坏境影响较敏感时期。8月1日,河南省科技特派员苏玉杰、鹿红卫和朱自宽在浚县兴源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展夏玉米精准灾后补救技术服务,并提出精准补救措施和预防措施。
结合现阶段田间情况,科技特派员发现此阶段玉米出现了雌穗雄穗发育不协调等异常现象,包括玉米雌穗未长花丝、雄穗没有花粉、雄穗发育正常但雌穗未出花丝、玉米雌穗发育正常但雄穗未抽出或雄穗已抽出来但雌穗没有花粉等,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4种:
1.幼穗期多雨+花期高温:玉米雌穗开始分化的时间是在玉米第6片完整叶至第7片完整叶之间完成的。黄淮海夏玉米由于播种时间的早晚不同,但大部分时间都是在7月份完成幼穗分化的。雌穗分化代表玉米开始由营养生长期转向生殖生长期,玉米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营养和适宜的温度,而今年7月份雨水偏多,日照减少,这就导致玉米生殖生长受到抑制,后期直接表现为果穗花丝吐丝晚或不吐丝。多雨天气不会延缓玉米雄穗的发育,反而会加速雄穗的分化,且花期遇到高温天气也会导致雄穗提前散粉,因此部分玉米品种会出现雄穗散粉,雌穗却迟迟未吐丝的现象。
2.化控剂使用时期或浓度不当引起的:正常玉米化控剂的使用最佳时期是玉米展开叶7-9叶期,若在展开叶5叶期前使用,会导致玉米营养不良,植株矮小,植株生长停滞不前;若在玉米展开叶6-7叶期使用会影响雌穗分化;玉米超过9片完整叶后使用化控剂,会导致玉米植株变形扭曲,雌穗异常发育,光长苞叶,穗轴发育迟缓,玉米花丝吐丝晚(与授粉不同步)等症状。
3.玉米病害严重引起的雌雄不协调:若玉米在抽雄散粉期,蚜虫发生严重,会导致玉米雄穗部位、雌穗部位蚜虫密度过大,影响雄穗散粉的活力或不能散粉,则雌穗不能最大限度接收外来花粉,进而影响玉米雌雄发育不同步。
4.其他原因引起的雌雄不协调:玉米雌穗分化迟缓或发育不良,吐丝与授粉不同步,还与养分有很大的关联,在雌穗分化阶段,下雨过多会造成肥料流失,田间积水多会造成根系窒息,吸肥能力大大降低,加之,光照不足会阻碍光合产物的形成和积累,造成玉米雌穗发育迟缓,吐丝晚,最终导致玉米雌穗吐丝与玉米雄穗授粉不同步。
针对玉米雌穗雄穗发育不同步的情况,科技特派员提出了几条精准预防措施:
1.选择适应本区域种植的品种:选择常年在本区域种植的、通过本区域审定的,对本区域光照、温度反应不敏感的玉米品种,是杜绝玉米雌雄发育不协调的根本措施。
2.增强玉米前期的抗逆能力、免疫力:在玉米拔节期至喇叭口期间,加强注意玉米茎秆和叶片营养的补充,特别是微量元素的补充,玉米是喜锌作物,在玉米大小喇叭口期注意补充锌元素,同时锰、硼元素,对提高玉米自身免疫力、抗逆能力及提高花期授粉质量至关重要。
3.人工辅助授粉:对于已经出现雌雄不同步的玉米,建议在玉米授粉的中后期,采取人工或无人机进行人工授粉,以提高雌穗的授粉率,增加玉米穗粒数。
科技特派员特别强调:玉米的整个生育期都要精准抓好田间管理,要聚焦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集成、抓好关键主体、突出防灾减灾提单产、弥补洪涝灾害造成的产量损失、推进单产提升行动取得新成效,把灾后生产恢复、秋粮单产提升作为当前“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奋力夺取全年粮食和农业丰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