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科技局锚定“现代化漯河创新之城”建设目标,纵深推进“创新十大工程”“科技创新八大行动”,走出了一条“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科技赋能与产业升级双向奔赴”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在全市县级领导班子2024年度考核中,漯河市科技局蝉联综合考核一等奖,已连续两年获此殊荣。
一、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引领,以研发投入突破和创新主体平台能级跃升夯实产业升级基础。三年来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速28.8%,2023年强度达2.17%首超全省平均水平,2024年预计突破2.3%。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四有”覆盖率达93%。联合中商联、中食协、韩国高丽大学等共建国际联合实验室,招引路易达孚、正大集团等世界500强共建协同实验室,氟硅新材料研究院、微康益生菌产业研究院、三五一五特种鞋靴产业研究等填补产业链空白,累计建成省级以上平台366个。中大恒源、曙光汇知康等5家企业获批省级创新龙头企业,创历史最好水平。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分别达到638家、237家,较2021年增长近一番,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达到2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44.5%,有效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3个百分点。
二、聚焦食品产业主攻方向,以三位一体创新格局塑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新优势。立足“中国食品名城”,构建“实验室+职业大学+科创园”三位一体食品创新高地。集聚300余名高层次人才,发布科学家酒·乐荷酒、护肝固体饮料、塔格糖苏打水等11款创新产品,推动年产20万吨塔格糖全产业链项目投产。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健康研究院分院”“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国家级)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工作站”等一批高水平合作交流平台相继在实验室揭牌。推动漯河食品职业学院升格为食品工程职业大学,建成全省首个省实验室研究生培养基地,首批39名研究生入驻,招引57名全职高层次人才。高水平承办科学家大会、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论坛、食药同源产业发展论坛等科技盛会6场,25位院士专家作学术报告。
三、优化创新生态服务体系,以全要素保障机制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创新出台《科技成果转化容错免责工作指引》,实施科研经费“直通车”拨付机制,4813万元奖励资金直达企业。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33亿元,同比增长37%,获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获奖数量质量创历史最佳。构建“市+区”两级“科技贷”联动机制,累计发放贷款2.26亿元。科技创新服务综合体解决企业技术需求1043项,企业满意度达100%。
开局关系全局,起势决定胜势。2025年,市科技局将始终锚定“单项工作争第一、整体工作创先进”,以更大力度解放思想、更实举措攻坚突破、更强担当狠抓落实,奋力谱写现代化漯河创新之城建设新篇章,为我省创建国家创新高地提供坚实支撑。